26 十二月, 2013 09:59
宜蘭縣大溪國小防制校園暴力、霸凌計畫
壹、 計劃目標
一、總目標
推動「防制校園暴力霸凌」之安全及友善的校園,整合學校行政、教學、空間環境、心理輔導、健康服務、社區合作等策略,期能完善預防校園暴力霸凌之發生,並針對學校霸凌案件之即時發現、處理及追蹤輔導訂定妥適的處理流程,以達成營造友善校園之目的。
二、子目標
(一)建立整體推動機制、架構及流程,落實校園暴力霸凌防制之推動。
(二)建立跨處室(單位)之推動標準作業流程(SOP),以有效推動校園暴力霸凌防制。
(三)有效降低校園暴力霸凌件數,逐漸改變學生偏差行為模式,並進一步提升校園教職
員與學生對暴力霸凌防制等相關認知。
(四)建立考核評價機制,評估推動之成效。
(五)建立、充實暴力霸凌防制推動成果整合平台,促進校際資源分享及經驗交流。
三、實施原則:
(一)維護學生之尊嚴,並以保密及保護通報學生或受害學生為前提。
(二)採取公正、公平但不公開原則辦理,以確保學生權益。
(三)對於霸凌學生,應列為高關懷之個案,給予更多的關懷、進行合理明確的行為規範,導正其偏差之行為。
貳、 計畫執行內容
一、執行策略
目標 | 目標內容 | 執行策略 | 評價指標 |
目 標 一 | 《建立整體推動機制、架構及流程,落實校園暴力霸凌防制之推動》 | 一、訂定學校反暴力霸凌防制推動計畫。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政策面: (1)訂定相關政策及法規。 (2)透過組織化、系統化的推動策略,能有效增進師生反暴力霸凌意識。 (3)與社區建立推動的組織與機制。 2.介入面:建立整合學校行政、教學、空間環境、心理輔導、健康服務、社區合作等策略。 3.評價面: (1)霸凌件數統計與分析方式。 (2)利用問卷調查、學習單、訪問等,進行計畫成果評估。 | 計畫文件 |
二、成立反暴力霸凌推動委員會(小組),研擬、討論推動計畫。 1.建立組織章程、架構與分工。 2.成員: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下設副主任委員、執行秘書、專任教師、學生代表、社區代表、家長代表等。 3.任務: (1)定期召開會議 (2)推動計畫研擬 (3)霸凌事件之預防策略、案件發生之統計與分析 (4)個案討論 (5)檢討上次會議決議執行情形 (6)策略研擬宣導與落實 (7)其他 | 委員會組織章程、 合作記錄與相關會議記錄或推動小組組織章程 | ||
| 三、建構社區警政、社政、醫療體系協力推動模式。 1.邀請警政、社政、醫療體系代表加入推動小組。 2.邀請社區、居民、義工、愛心商店加入防 制行列。 | 相關單位參與、出席人數統計 | |
目 標 二 | 《建立跨處室(單位)之推動標準作業流程(SOP),以有效推動校園暴力霸凌防制》 | 一、協助「推動反霸凌安全學校計畫」撰擬無暴力霸凌學校推動手冊,並配合將其納入課程教學。大綱擬訂如下: 師長: 1.積極經營反暴力霸凌的友善班級。 2.能於事前加強預防作為,例如:陪同學生作息,加強學生上、下學安全維護,積極巡視校園及學校週遭環境等。 3.教導學生對霸凌說〝不〞。 4.教導學生勇於向師長反應自己或同學遭霸 凌情形。 5.妥善處理暴力霸凌事件。 6.積極輔導被害者心靈之重建。 學生: 1.認識霸凌定義。 2.教導學生應如何面對與避免暴力霸凌事 件。 3.教導學生如何協助同學或師長處理暴力霸 凌事件。 4.提供求助管道與資源,讓每位學生都知道 何處可尋求協助。 | 教師版推動手冊、學生版推動手冊之建立與執行 |
二、配合「推動反霸凌安全學校計畫」制訂學校本位之跨處室(單位)之推動標準作業流程(SOP),流程大綱為: 1.成立校內反暴力霸凌委員會。 2.明定校長的職責與各處室的職責與分工。 3.建立學校處理暴力霸凌事件的跨處室合作標準作業流程圖。 5.依據SOP手冊,登錄、監測校園霸凌事件,並啟動輔導機制,積極落實追蹤輔導等工作。 | 跨處室之分工文件、委員會組織章程、會議記錄、作業流程圖、登錄監控流程圖 | ||
三、建立暴力霸凌事件發生之緊急通報系統。 1.建立標準通報流程之作業標準:流程包含察覺、通報及處理流程。 2.界定、訂定各流程之第一、二、三級標準。 3.針對已通報之個案,定期追蹤輔導,以預 防再發生。 | 學校作業流程文件及一次之演練記錄 | ||
目 標 三 | 《有效降低校園暴力霸凌件數,逐漸改變學生偏差行為模式;並進一步提升校園教職員與學生對暴力霸凌防制知識》 | 一、落實校園巡視與課間巡堂措施。 1.行政人員除應定時、定點巡視校園外,亦應不定時不定點針對校園死角或幽暗角落積極巡察。 2.各班導師應儘可能陪同學生作息,於下課、午休及上、放學時間,密切注意學生間之互動情形是否有異常。 3.社區居民、義工與愛心商店能協助於上、放學期間注意學生之安全及是否有異常事件,並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繫。 | 登錄記錄數量與檢討文件 |
二、加強品德教育與法治教育。 1.透過課程教學予以落實。 2.透過參訪弱勢團體或機構,使學生體會尊重與關愛的價值。 | |||
三、定期進行校園暴力霸凌事件登錄。 1.建立登錄機制系統。 2.由推動小組成員定期統計之。 3.資料內容包含:霸凌對象資本資料、霸凌地點、霸凌種類、霸凌頻率、霸凌原因、受傷部位(程度)等。 | |||
四、以科學的方法,瞭解、分析校內學生暴力霸凌現況、成因。 1.調查過去之霸凌件數。 2.進行過去個案分析。 3.霸凌原因之分析。 | |||
五、以3E策略來進行防制暴力霸凌工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