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元月, 2011 14:16
陳氏鑑湖堂,唸起來好像很理所當然,但其實各有含意唷!
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裡面有什麼「可以說的秘密」吧!
*
「陳氏」
陳姓為臺灣一大姓,約有250萬人,佔台灣總人口十分之一。
而「陳氏鑑湖堂」這個"陳家"他們又自稱「擺厘陳家」。
擺厘是宜蘭進士里的舊稱,本為噶瑪蘭族擺厘社的聚居之地。
陳家原來住在福建漳州漳浦縣。
因為環境所迫,乾隆32年(1767)遷居到台灣的苗栗住了幾十年之後,又因社會動亂而於道光3年(1823)來到宜蘭尋找新天地。
他們先定居在員山的鴨母寮,到了清咸豐年間,陳氏的陳宣梓、陳宣石兩堂兄弟開發擺厘地區,並且在這裡建立宅院。
經幾代族人的努力,「擺厘陳家」成建遠近聞名的重要家族。
↑福建漳浦縣大坑的陳氏聚落
*
「鑑湖堂」
其實呢,「鑑湖」是宜蘭擺厘陳家的堂號(註1),屬於忠順王派(註2),位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鎮大坑,當地有湖,周長約有3里,水清如鏡,因而命名為鑑湖。
陳邑故宅及今之南山寺
*
比別人多知道一點!
註解1:
堂號是每一姓氏的淵源,也是每一姓氏的代稱。
客家人大都掛起祖先的堂號,視為光榮的標記,以明木本水源之所自,藉以緬懷先祖之創業垂統,而思所繼繩振發,裕後光前。
註解2:
移居來臺的陳姓人士,皆以「穎川」為郡號。
大致上分為三個支派:
第一支是開聖王派,為唐武后時漳州刺史陳元光與其父陳政所傳之後裔。
第二支是忠順王派,為唐玄宗時因與宰相李林甫不和導致被眨到福建的陳忠、陳邕父子之後裔,由於陳邕做過太子太傅,所以也稱「太傅派」。 (這就是所屬於的派系唷)
第三支是南朝派,為南朝陳國皇室之後。
*
資料來源:
宜蘭縣擺厘陳家鑑湖堂文化協會
知識+
*
打文章真費時耗腦力耶。
那個詭異的分隔線掌握不了,我的*才是正港的分法啦~
祝大家新年快樂,過年吃一堆東西不要長一堆肉,見一堆親戚拿一堆紅包啦!!!
(嫌紅包錢太多的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XDDD )
育柔:
改一下可以嗎?
我都沒注意到耶,那分類很雜-/-"
老師:
阿,謝謝啦!
我在家裡看字也很小,但是都改不過來,不知道是安怎...
謝謝老師囉 ^ˇ^
DADA:
我是很想放啦...
但是我是窮學生... 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