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黑名單 縣府:未封殺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發行「雪隧觀點」電子報,對縣政嚴厲批評,縣府列為「黑名單」丟入垃圾郵件封殺,協會抨擊扼殺言論自由;縣府稱,雪隧觀點未經同意大量寄發,引起員工抱怨才管制,縣府並未刪除郵件,沒有封殺的問題。
協會理事長陳長偉、常務理事邱嘉進、撰稿陳冠丞等10餘名成員,昨天借縣議會場地,持「縣府迫害雪隧觀點雜誌」等看板表達抗議。
陳長偉說,縣府全球資訊網開放申請使用,除縣府員工,一般民眾也能申請電子信箱,縣府濫用行政權,為了封殺「雪隧觀點」,從8月起,只要是主旨有「雪隧」兩個字的郵件,都直接以「符合系統信件內容黑名單」攔截丟到垃圾郵件,中國綠壩事件在宜蘭上演。
陳長偉指出,雪隧觀點依規定設發行人,也辦理登記,所發表文章負法律責任,憑什麼列為黑名單加以攔截,台灣是言論自由國家,縣府作法讓人匪夷所思。
縣府計畫處資訊管理科長藍建智說,雪隧觀點透過收集員工帳號方式,未經當事人同意大量郵寄,造成員工抱怨及系統作業的負擔,因此才加以過濾,縣府會通知使用人,如果想看還是可點開,想正常收件可以更改為「白名單」,就不會受到管制。
計畫處長李玉蕙說,基於網路安全,對於大量郵件同時進來須有篩選機制。
國民黨議會黨團陳金麟、李志鏞、陳鴻禧及莊淑茹抨擊,「雪隧觀點」就是「奧步觀點」、「打呂國華觀點」,成了選舉工具;以公共事務之名,為特定候選人輔選,根本是「玷污」雪隧。
民進黨縣議員江聰淵反駁,指言論自由應受到保障,不要對縣政有批評或質疑,就用「奧步」等情緒字眼回應,把「雪隧觀點」列入黑名單,只是突顯沒有接受批評的雅量。
----------------------------------------以下是小弟的觀察及想法--------------------------------
先說明小弟的信箱:原本是用縣資網提供給國中小教職員的eip帳號,後來因為習慣了gmail再加上空間大的關係,就改加入谷歌家族,也同時把eip信箱的信都轉到了這裡,而小弟最欣賞的是這兩套過濾垃圾信件的功能都很強,雖然我偶爾還是會到攔截信件及垃圾郵件區查一下有沒有漏接的重要信件。
小弟先將兩張照片放上去,再做說明:
圖一是eip的攔截過濾信件明細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攔截一些信件整理成一封信寄給主人,問問看這些可疑的信件是不是垃圾信件,如果不是的話,可以單封接收,或把寄件者加入你信任名單以後不再攔截。這封信有時候轉到gmail時會入收信匣,有時會列入垃圾郵件。單就這封信的功能而言,是防護過濾作用,新聞上寫的系統應該就是跟我所用的Openfind MailGates 郵件防護系統一樣吧。
圖二是表示雪隧觀點這封信被列入黑名單的爭議之處了,這則報導裡,民進黨的那干人罵縣府的應該就是指圖二的情形吧。但其實,仔細一看過濾原因,你會發現,其實該信件並不像上一封信一樣是被列入黑名單,而是說該信符合貝氏統計,至於什麼叫"貝氏統計"小弟就不是很清楚了。其實,收件者也的確可以選擇是否接收並列入白名單。
會想要大費周章的把這兩張圖放上來,再做番解釋,其實不是要幫縣府講話(看過前面文章的人就知道),只是覺得這則新聞明顯就是政治炒作,拿政治口水來沾污言論自由。 我對於國民兩黨你來我往的口水戰沒有太大的興趣,單就我所見到的情形和一位網路使用者的觀點來說:
我覺得計畫處長說得沒錯啊!!基於網路安全,對於大量郵件同時進來須有篩選機制。雪隧觀點,就我的觀察,並沒有列入黑合單!!只是需要多一個給收信者選擇的選項而已!!要與不要的人自由選擇,並沒有人想要把誰列入黑名單,縣府的做法我覺得很好啊!!未經收信人同意就大量強迫寄送該電子報,要反省的應該是發送者吧??試想,如果我不想要訂該份雜誌或報紙,甚至廣告,發行者或派報的人硬要塞到我家的郵筒裡,我只好被迫做回收,這些人的作法是否又得當呢??
所以,我想請雪隧觀點的發行人行行好,是否應該先寄個訂閱單之類給我詢問我要不要訂閱呢??如果連問都不問就寄給我,是不是不太尊重我??那我該怎麼拒絕呢??
言論自由是否應該建立在對等尊重的機制下呢??小弟淺見,有所得罪之處,還請海涵。
一般使用者正常愈到的情形卻是這樣沒錯,郵件系統的"規則"遇到大量信件,就會判定垃圾郵件。
不過這個規則要怎麼定,就不是完全公開的,因為一公開就會被有心散佈垃圾郵件的人鑽漏洞,再亂寄信。這個規則也可以限制某個信箱同時寄多少封會被視為垃圾郵件,100封?1000封?規則是可以定的。是否有什麼關鍵字出現,又會被視為垃圾或色情郵件,也可以在規則中定。
所以究竟是雪隧觀點大量寄信被擋,還是有被不能公開的"規則"檔,就只有內部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