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十二月, 2005 12:12
有關台灣「褒歌」與「茶歌」相關性探討與界定
指導老師:國立清華大學胡萬川教授
撰寫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所碩士班顏再興
一
引言
台灣民謠(Folksong) 絢麗多彩 ,以最自然的語言特色及聲調變化,唱出台灣地區純真、樸實生活感受。而其中的「褒歌」便是其中的一簇奇葩。
根據連雅堂「雅言」中提到:採茶歌者,亦稱「褒歌」,為男女唱和之辭,語多褒刺,曼生婉轉,比興言情,猶有溱洧之風焉。[1]又依據許成章在「台灣漢語辭典」中指出採茶歌之男女互答曰「褒歌」而褒者相當於駁、駮。蓋該歌詞多近打情罵俏,互相辯駁。故亦用「駁」字。[2]
鄭坤五提到:「台灣國風者,乃通俗之採茶褒歌也。係台灣青年男女間,自嗚天籟,一種白話詩文。」
廖錦棟(民2003)曾指出:「相褒歌」是採茶時的即興山歌對唱,特別是男女隔著山頭遠唱給對方聽,雖然有些唱詞通俗有趣,也有些戲虐性質,在辛苦工作生活間點綴情趣,說來也相當羅曼蒂克,這也是傳統中含蓄之美。「相褒歌」也延伸在生活中唸唱,通用的四句聯,唸「相褒歌」或唸七字調江湖調都是隨興而唸唱。「相褒歌」沒有任何樂器伴奏,採用簡單的旋律,高亢的嗓音,在茶園山坡間清唱,很像客家山歌的模式,但河洛的「相褒歌」有其獨特之處,唱詞有流傳的,也有自編的。
有的學者認為(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民91):自「採茶戲」傳入台灣後,逐漸流行,到了清末民初達到鼎盛期。戲班相繼成立,造成激烈競爭,因此各戲班乃以民謠為基礎,仿效「三腳戲」自編新劇目。有的以山歌自編歌詞及對白演出簡單小故事;有的以小調對唱加上對白表演,這兩種形式都以丑、旦戲謔調情對唱為主,所以被稱為「相褒戲」。「相褒戲」的娛樂性正合乎一般民眾的口味,因此「三腳戲」中也逐漸加入了小調故事的戲目。[3]
以目前大部分台灣「褒歌」來分析:除了地方戲劇對唱的戲文外;極多摻有,濃郁情愛色彩,男女互唱對白;可說是在封閉的舊社會裡,男女抒發情愫的一種管道。表達方式,除了讚揚對方的類型;亦有些是駁斥、戲謔對方型態出現。在舊社會工作之時,點綴生活的情趣,不單純是茶文化勞動歌的特質。
「褒歌」來自舊社會的民間鄉野,自然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有融合之處。舉凡採茶的敘事、生活的感觸、互相戲謔的娛樂、男女情愛的抒發,表現出生活化、自然化、台灣語言、民俗音樂性等特色。其獨有的民間文學特質外,更饒富台灣文化的風采。
由前述概論之,「褒歌」有其茶歌文化的淵源,把茶歌文化來當作褒歌的體裁發揮,是有道理,就像列舉「採茶褒歌」<簡榮聰(民81)[4]>。但,若從學術嚴謹界定的角度來看,沒有相當邏輯論證「褒歌」就是「茶歌」,這是本文申論的重點。
關鍵詞:褒歌 採茶戲 茶歌 三腳戲 民謠
<採茶褒歌舉例>:
(男):妳要招我挽同叢 驚了頭家與茶工 要:音譯be
我今甲妳說下項 人問給講娘的尪 尪:音譯ang
(女):你要假我的尪婿 滿過外人才不知 的:音譯e
若問理由這條代 問娘丈夫佗位來 佗:音譯to
(男):若問丈夫的事件 妳照這話講給聽
前月伊才來送定 還未娶入的親戚
(女):你的計智真賢用 今緊甲娘挽同陵 賢:音譯gau
不知君仔啥心性 聽君講話足正經 啥:音譯sa
根據胡萬川教授(2003)變與不變---民間文學本質的一個探索---指出:民間文學的流傳是隨時變異的。變異滋生繁衍,正代表著民間文學的活躍蓬勃。---------廣為流傳的民間文學作品,流傳得越久越遠的,變異就越多。而這一點如果又特別指它在廣大流傳過程中,各個不同地區展現的各個不同的文化特色,就更為明顯。這就好比同一種類的花在各不同土地生長,可能會有稍為不同的特色,更多不同特色的花所串成的花串,總是更加繽紛多彩。讓花不同的是多樣的土壤,讓故事不同的是各地互異的文化傳統。[5]
由上述民間文學的變異性來考量,「褒歌」與「茶歌」兩者而論,就其民謠體製有同淵源的趨勢,互為影響。但,「台灣褒歌」奇異的花朵,繽紛成長,是受到茶歌文化的滋潤,及台灣特有文化培養之後,有著不一樣蓓蕾綻放,是必然的道理。
個人曾對宜蘭地區「褒歌」作田野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褒歌」型態內容以男女情愛的主體居多。有些部分是敘事言情的生活感受寫照、舊社會農村互相戲謔娛樂消遣即興創作的口傳民謠、及流傳已久的採茶民謠。另一部分是屬於仿效漢文化古典詩詞格律的作法創作。用詞有男女大膽煽情的表達方式,含蓄互通款曲的情感抒發,也有地方民俗風味的體裁,及農閒之餘相互戲謔、駁斥之唱辭創作。
就「褒歌」的整體而論,離不開生活化、趣味化、通俗化、民俗化、等口傳文學的風貌。若相較於早期茶歌內容而言,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別性。
依據賴碧霞(民72)著<台灣客家山歌>一書指出:在客家文化裡頭,茶山採茶時,喜歡一邊工作、一邊唱歌。隔著青山、綠水,男唱、女對,妳唱、我和,一來一往,聽的人津津有味,唱的人樂在其中。可以忘卻工作的單調、疲勞,發洩心中的憂悶。而通常在茶歌(山歌仔調)對答所唱的歌詞,又是即興而作,隨口唱出,十分巧妙,生動有趣。舉一個例子來說:有一群少女在山上採茶,適有一陌生路人經過,她們會推介代表,毫不客氣的唱一首山歌諷刺他,假如那個人胸無點墨水,無法用同一歌調和歌詞與少女唱和,相應回敬過去,那時整過茶山同時起鬨,諷刺山歌此起彼落,罵得路人狗血淋頭、狼狽不堪。若正好遇到才高八斗、歌聲嘹亮之士,那一來一往、針鋒相對,唱個一天半日,非用山歌把對方征服方休,精彩極了。[6]
上文描述就如鄭坤五所說:若當場唱和酬應,何若褒歌之清脆,隨機應變,寫景寫情,百出不窮,無微不至,真普及的之藝術也。[7]
我們可以從文獻記載中,歸納出「茶歌」風格特色大概有下列數端:
茶農自己或集體創造口傳民謠
茶歌的內容大部分是,茶事或茶事關的相體裁範圍
詞牌不定,有時是自然合成,或其他類詞牌借用,但客家山歌調為主
就早期茶歌情境角色而言,並非絕對是雙向唱和;也有個人為取向的感情抒發
列舉如: 新竹、竹林書局(民60)1205冊、解勸盤茶歌
老龍渡口分別去 十里長亭淚悽悽
前門開來後門開 後門打開郎無來
五更雞子鬧凄凄 脚下蚊子咬死裡
食着老酒郎顛倒 講着蚊子妹心焦
姊嫂開門來接哥 接到阿哥笑呵呵
涯郎出屋今日轉 想起涯郎甚氷波
奴奴出來扛筒煙 丟別奴奴兩三年
汝去賣茶三年久 奴奴開口討茶錢
由上述這幾個特點,來比對台灣的「褒歌」,基本上有某部分要素是符合的。但台灣的「褒歌」嚴謹來說,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差異。那麼「褒歌」與「茶歌」的相異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從表演的情境來看:「褒歌」大部分是雙向唱和為主體,少數是自己單一演出
從唱詞的內容來看:「褒歌」並非單一以「茶文化」為唱辭內容作體裁
從風格型態來看:「褒歌」大部分多為戲謔駁斥娛樂風格及男女之間情愛表達
從傳播的途徑來看:並非限定茶區,在台灣的某些地區皆有「褒歌」的出現
例如:宜蘭、台北、澎湖、嘉南地區、桃園、苗栗、台中-------
從創作的角度來看:個人隨性創作居多,為口語流傳的民間文學
從民謠特質的著力點來看:有競賽比較高低的型態出現
二
從表演的情境來看:「褒歌」大部分是雙向唱和為主體,少數是自己單一演出
依據胡萬川教授認為(2003):相褒歌依情境來說,其表演角色是相互唱和,角色不是單一的,而是相對的。其內容多褒刺、貶抑有互相較勁比賽的味道。用字自由化,反映當地的文化背景風俗為其特色。
個人在其研究期間(93.3.20-93.5.5),對宜蘭地區「褒歌」的資料蒐集調查時,曾請益當地的耆老陳旺欉先生,他述說:早期「褒歌」的形式,唱詞有流傳的,也有自編的。唱辭四句為一組,俗稱一葩,句尾押韻,(有押地方方言的韻腳,也有古典詩文格律的韻腳),端看創作者受教育的程度而言。但不一定有其嚴格限定。起頭由一人,四句為一組先唱;後由另一人,四句為一組對唱。其組數(葩數)不定,可多可少,依當時的創作情境而定。褒歌套用的曲牌基本上,還是有一定的格式,但有部分也會套用地方戲劇的詞牌 例如:歌子戲裡頭的,江湖調 (賣藥仔調)、雜唸調 、七字調、江湖調、大調、-------
在宜蘭地區作褒歌採錄及蒐集時,發現目前褒歌多是單組存在(註:單組即一葩,有四句二十八個字),由單人演唱,年齡大約50-70歲左右,問其唱詞淵源來由,已難追溯。但「褒歌」所套用詞牌唱法還是有一定,,真正能夠依褒歌情境對唱進行,已經是少數了。這象徵的含意有下列幾點:
褒歌對唱的場景,受到文化環境的變遷,難以復見
對唱的角色凋零,難以尋覓謀和
褒歌受到種種客觀環境因素,正在消失中
褒歌的傳承無法銜接
褒歌與其它調牌比較而言,類型單一,無法多樣變化
僅就唱詞的內容作改變,無法符合大眾口味
無法展現戲劇的豐富表演特色,隨時代變遷,難迎合大眾娛樂需求
符合早期「褒歌」嚴謹風格列舉有:
<挑情罵俏褒歌、撐船過渡歌(桃花過渡歌)>撐船過渡歌(桃花過渡歌)是流傳於台灣西部農村膾炙人口的民謠,其內容活潑精彩,具有高度的娛樂性,而且唱作俱佳,遂大為風行。有福佬歌詞與客家的三腳採茶戲本兩種。客家版的詞曲與福佬版雖有不同,有其同工異曲的味道,整首曲子以打情罵俏的對唱為主軸,互相陶侃,貶抑的風格 表現: 男:正月裡來是呀是新年,走路婦人真賺錢 丈夫走沒三呀三步腳,情人阿哥帶滿間哦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二月裡來人呀人落秧,高毛絕代撐船郎 河邊搭介虎呀虎尾寮,沒桌沒凳沒眠床呀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沒眠床喔男:三月裡來三月三,走路婦人路上行 沒面沒皮在世間,削祖削公敗名聲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四月裡來日頭長,高毛阿哥撐船郎 撐船恰似釣龍蝦,見到小姐恰恰上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欸哦的,恰恰上哦男:五月裡來是端陽,走路婦人沒想長 本莊男人買沒食,甘願出去騙外莊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六月裡來人割禾,撐船阿哥死高毛 撐船親像龜扒沙,頭岩尾翹背駝駝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背駝駝哦男:七月裡來是立秋,走路婦人不知修 後生時節好風流,老來沒人愛收留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八月裡來是中秋,撐船阿哥唔知修 有時有日水浸死,身屍骨頭水上流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水上流哦男:九月裡來是重陽,娶妻莫取賺食娘 賺食婦人沒生養,絕了祖公一爐香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十月裡來小陽春,莫做撐船做老公 有時有日水打走,誤了妹子少年春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少年春哦男:十一月裡來又一冬,聽你講話滿身鬆 哥沒想妳做妻子,你有想涯做老公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十二月裡來又一年,撐船阿哥講體面 妹子連郎千千萬,撐船阿哥妹芒連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妹唔連哦男:日頭出來一點紅,講話唔好按威風 撐船阿哥芒打扮,打扮贏過你老公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的嗨女:日頭出來白漂漂,撐船阿哥真像猴 我夫生來多美貌,沒像你介(木署)樑頭 嗨呀羅的嗨,欸呀羅的欸,欸呀羅的欸哦,(木署)樑頭哦男:妳今講話真體面,妳介老公面扁扁 行路腳長手又短,比涯撐船還靠顛 嗨呀羅的嗨,嘿呀羅的嘿,嘿呀羅的嘿哦,嗨呀羅
<採茶褒歌舉例>:
男:這平看對彼平過,一陣查某徛齊齊,
斟酌甲看恰詳細,嘴咧唸歌手挽茶。
女:看著有人甲阮看,無人做伴真孤單,
唔知伊是卜按怎,那會來到阮茶山。
男:挽茶查某心清香,含情脈脈愛看人,
中央彼個恰美款,啥人福氣做恁翁。
女:阮卜出聲甲伊喝,來這歇涼恰袂熱,
也有燒茶通止乾,無嫌來聽阮唸歌。
<男女情愛褒歌例舉>黃勁連(民86/12月)[8]
菅蘭開花
(男)菅蘭開花葉彎彎
目尾甲娘肖交關 肖:音譯sio
看見娘仔生好款
害哥心肝唔著亂 著:音譯toh
(女)梅花開透嶺上芳 芳:音譯phang
阮厝也有序大人 序:音譯si
娘仔暗靜甲哥講
起跤動手仙唔通 跤:音譯kha
<以台灣各地早期名稱的褒歌>[9]
(女)打貓改名換民雄
大屯然後改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