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八月, 2018 17:16
教學主題:美麗家園---空氣汙染防制
教學目標:
1.能了解空氣汙染的成因,並認識細懸浮微粒PM2.5的意涵與空氣汙染
的關係。
2.能知道如何連結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並正確判讀細懸浮微粒濃
度分類指標。
3.能認識避免汙染空氣的好習慣,並知道保護自己健康的作法。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1-2-1 辨識影響個人成長與行為的因素。
5-2-1 覺察生活環境中的潛在危機並尋求協助。
5-2-3 評估危險情境的可能處理方法及其結果。
環境教育(中年級)
4-2-3 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
2-2-1 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教學活動:
壹、教學準備:
1.教師:(1)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小雛菊的叮嚀"宣導簡報,
修改合適本課程之內容與照片
(2)剪輯大陸記者柴靜的紀錄影片"穹頂之下"
2.學生:下課用眼、用鼻觀察學校環境,望遠凝視學校遠方景物。
貳、引起動機:
1.播放簡報,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本校美麗的天空景色,對照灰濛濛的天
空圖片。
2.學生分享下課觀察校園景象與呼吸空氣的感受。
3.教師接著播放紀錄影片"穹頂之下"中記者訪問一位沒看過白雲的六歲
小女孩的談話,引導學生對照自己現今生活情狀。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自己是這位小女孩,可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幸福嗎?快樂嗎?
參、主要活動
活動一:空氣品質指標看分明
1.教師播放簡報,介紹細懸浮微粒與空氣汙染的關係。引導學生思考空
污的可能的成因並說明。
2.教師介紹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的操作方式,教導如何判讀細懸浮
微粒濃度分類指標與空氣品質指標(AQI)。
3.當場直接利用網站查詢試教當天的空氣品質如何。邀請自願的學生上
台操作,並鼓勵孩子利用網際網路了解自己生活環境的空氣品質。
4.老師請小朋友分組討論,找找看學校設置哪些管道提供我們空氣品質
標誌做參考?(布告欄、跑馬燈、學校網頁、旗幟、廣播系統)
5.老師展示學校自製標誌圖卡,指導學生判讀細懸浮微粒濃度分類指標
與空氣品質指標(AQI)。
活動二:遠離空污四大招
1.教師播放紀錄影片"穹頂之下"中一段肺癌患者的心肺手術,接著說明
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威脅。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保護自己健康的重要性,播放簡報,教導學生保護
自己的四個招式:
(1)配合指標和自己身體狀況決定是否進行戶外活動。
(2)採取保護行為的做法範例。
(3)從食衣住行育樂六方面如何不製造汙染。
(4)介紹健康生活的好習慣,透過互動問答增加學生印象。
3.分組討論:請學生討論面對空氣汙染時,可以做的保護措施,並將討
論結果利用海報紙記錄下來。(用畫、用寫的皆可)
4.各組展示討論結果之記錄並張貼發表。
肆、綜合活動
1.老師綜合學生討論結果予以回饋,並鼓勵學生將所學的向家人親友宣導,讓大家一起愛護我們的環境,不製造空氣汙染,也懂得保護自己。
2.最後引導學生將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並公開張貼。
教材與教具:
教材:
1.影片:擷取自2015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2.簡報:修改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小雛菊的叮嚀】
★教具:
1.自製空氣品質警示標誌圖卡
2.學習心得展示板
3.便利貼1包
4.海報紙(1組1張四開)
5.彩色筆(1組1盒)
★學生學習成效:
1.學生知道細懸浮微粒是以微米為單位的細小顆粒,且知道細懸浮微粒
上面會夾帶帶有毒性的物質。
2. 學生知道空氣汙染分為天然和人為兩部分,應避免與減少人為對空
氣品質的破壞。
3.學生知道可以利用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近三日的空氣品質,
本校所在的地區就有一個監測站。
4.學生能正確判讀綠、黃、橘、紅、紫和褐紅等六色的空氣品質指標。
5.學生知道保護自己健康與避免汙染空氣的正確行為與方法。
★學生學習心得:
學生1:拜拜的時候不要燒金紙,不然會造成空氣汙染。
學生2:老師放的影片裡面有一個小女孩他都沒有看過白雲,所以覺得我們比她幸福很多,之後我要好好愛護地球,讓地球的空氣變得更好。
學生3:如果亮紅燈的話,就要在教室做靜態活動,如果是紫色的話要把
教室的門窗關上。
★省思與建議
1.與其花長時間自行編製不一定完全正確的宣導簡報,倒不如運用政府編製非常精美的宣導簡報,既正確又有效率。但是更重義的是,老師要先行擁有空氣汙染的相關知能,才能做適當的教導.
2.為了讓孩子知道世界地球村,空氣隨時在流動,其他地區的空氣汙染也會影響我們原來的好品質空氣,所以特地將柴靜「霧霾調查」的影片擷取與宣導重點相關的片段,試圖帶給學生較大的震撼。有空氣品質好壞的對照,尤其希望他們因此珍惜自己良好的環境,鼓勵他們關懷環境。
3.利用影片中一段手術過程,讓孩子明白空氣汙染對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這個紀錄片整整有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當然是要老師自己先吸收,摘取與教學相關的重點性畫面,否則有再好的簡報或影片,對學生來說就像船過水無痕。
4.對於學生在現場的發表和學習心得的回饋,自己很感動,像剛升三年級的小朋友,能用僅學的國字用心寫下學習心得,讓試教者覺得這場教學活動很值得。
參考資料:網路影片:2015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1)擷取2分55秒~4分(2)擷取14分50秒~16分05秒
教學簡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簡報依學校實況做修改,並內設
【穹頂之下】影片超連結)
評量方式:1.口頭發表 2.學習心得
3.海報記錄 4.實作評量(利用電腦網路連結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