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03, 2017, 22:55
2017心靈導師研習 Day6
時間:106年7月26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主題:關於「社會」(班級/學習團體)
講師: 劉遵恕老師Joyce(「要玩就要玩大的」作者、三峽國中教師)
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歡迎你們聽我說故事》 ~劉遵恕
1.教別人很難,影響別人可能有機會。
2.演講只講結果,為了有效果,可能只講最好的,但其實重點在經過。
3.受到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影響。 (雷夫老師)
(閱讀全文)七月 30, 2017, 23:04
2017 心靈導師研習Day5
時間:106年7月25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主題:關於「家庭」(原生/新組)
講師: 黃珮怡老師Joyce(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阿德勒取向的家庭會議》
民主是精神,討論是手段。(一般的會議常有討論,但沒民主...)
Joyce從美國校車談起.....
「美國校車是按照裝甲車的標準來設計的,安全係數是轎車的40倍,車身有一排排鉚釘,不管被撞,還是撞車,它都不會吃虧!.......美國總統曾經說過,我們不知道那輛校車上的孩子將來會是美國總統」~(原文網址1、原文網址2)
➡同理,我們教導出來的,可能是未來的領袖呢?
《什麼是阿德勒取向的家庭會議》
1.平等與信任......我們常因為自己的焦慮而拔掉孩子勇氣的養成
2.自我發現之旅......(嚴肅的農場主人故事)
3.腦袋更新 ….改變自己(我們以為我們的經驗能夠帶領我們的孩子,事實上我們的經驗是不夠的。.....社會的變化)
4.長期效果
(閱讀全文)
七月 24, 2017, 23:29
2017 心靈導師研習Day4
時間:106年7月24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主題:關於「自我」(個案/學生)
講師:
陳怡均老師Summer(自由教育工作者、親師諮詢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Summer的「故事即人生」的Station》
《小文想飛》~陳怡均
聆聽故事,是一個很美很有質感的陪伴。 (~周志建 )
Summer:「我想成為『親師諮詢師』,親師生之間的潤滑劑。」
《小文的故事》小文是六年級女生,但前導師認為「程度只有小一程度,無學習意願...」單親,排行老三,二姐一弟,弟弟溺水死亡,爸爸非常難過.....小文上課都安靜不說話,因作業未完成,常無法下課.....
Summer思考小文的困境:是在「能力限制」➞「挫敗經驗」➞「支持系統缺乏」➞「放棄」這個迴圈循環。在學校能做的,就是從「支持系統」和「放棄」這兩個區塊打破迴圈。
首先:建立關係
寵物分享......
能力分析、程度、成為支持系統、加強其心理動力....
調整作業量,重質不重量。
國語~例如每課圈詞只學五個、圈五個、考五個。
數學~個別化作業、神奇小白板 (除法的困難)
影片《公益廣告協會 笨篇》
參加了<愛與鼓勵>研習,遇見了阿德勒,認識了英熙老師。(《看見孩子的亮點》作者)
在Summer老師的鼓勵下,小文在體育得到信心,得到校內100公尺賽跑第一名。
➞用《木桶理論》鼓勵班上的孩子一同進步
七月 21, 2017, 23:19
2017 心靈導師研習Day3
時間:106年7月21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你怎麼想很重要?》
《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
(透過助人或關心別人等社會性的連結,壓力對你造成的致死率是零)
Q1:你最近兩週,是否感覺有輕微壓力?還是備感壓力?
(如果你的回答是備感壓力...)
Q2:在你的觀念裡,壓力是有害的還是無害的?
提高致死率不是壓力本身,而是解讀壓力有害或無害的想法。
(閱讀全文)
七月 20, 2017, 23:14
2017 心靈導師研習Day2
時間:106年7月20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上午課程~
[鼓勵] 看見自己與孩子的亮點
《柏嘉老師分享抉擇是否放棄高薪當家庭主夫的故事》
如果你很勇敢去做一件冒險的事,心裡不覺得害怕,那是笨。勇氣必須是帶著恐懼前進的。
(閱讀全文)
七月 19, 2017, 22:43
2017心靈導師研習Day1
時間:106年7月19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心靈導師研習_暑假6天課程(106.7.19~26)
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兩位老師對課程的期待》
鮑老師
《Play , Learn and Grow Together 》
如何讓學習不挫折?要用「心」去學習,不是只用腦去學習。
什麼是「學會了」,是能說出還是能做出?
「學會了」是能夠實踐在自己的生活裡,讓自己的生活改善。
就連阿德勒的說法也有可能因「人」不同,或因他「年紀」的增長而不同,但核心思想不變。
有人說看了30遍,才開始有感覺。
家庭會議開始時要讓孩子有「好的感覺」。大部分孩子會喜歡開,因為第一次有權力,第一次有貢獻。
阿德勒強調「整體」,人與他人,身與心。 「指月」,重點在「月」,而非「手指」。
柏嘉老師對進階班的期待~
1.這個研習會帶領活動、省思與提問。
2.從你的角度如何解釋?自己是否有答案?
3.知識與熱情的影響與撞擊
4.目的:提升專業與分享力。(不要只相信你只有一條路可以愛孩子,換個角色、方法也可以。)「你願意相信你有多少可能性?」(也許你最終證明你不行,但你會沒有遺憾我沒有放棄去試。)
………………………………………………………………………
(閱讀全文)
八月 26, 2015, 23:30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7)上課不服管教之處理
時間:7月15日(上午)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班級討論[班級秩序混亂]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老師讓我們討論在各個年級最困擾的兩個情境。各年級討論如下:
低年級選擇演出《愛管閒事》,中年級演出《上課不服管教》。所有的狀況劇都是學員自己討論簡單劇情,上場後即興發揮。兩場下來,我覺得,學員真的很愛演、很能演、也很敢演!雖然有些情況通通同時發生的機率跟被雷打到差不多,但學生把現場觀察到的學生可能會有的反應或爭執堅持演出來,也讓我們看到在一個大亂鬥的團體,老師的角色多麼的艱難與重要。
如同柏嘉老師說的:至少,不要讓情況更糟。
來看看吉老師怎麼回應這些「大人演小孩」的糾紛......(大人演小孩真的比小孩還小孩)
《狀況劇》
上課中....有兩個學生一來一往的爭執,其他同學互相開玩笑......
(閱讀全文)
七月 28, 2015, 16:19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10)傳氣球
在準備活動時,可以請小朋友協助吹氣球。藉著吹氣球的體驗,跟孩子討論,氣球猶如人的情緒,如果身邊有人很生氣快爆炸的話,要很小心。
【傳氣球】
一、遊戲目的:學習合作。
二、人數:先一人傳氣球,之後再進行2人合作傳球。
三、道具:氣球數顆,以圓形為佳。
四、規則:
1.我們要跟氣球做朋友,並帶著氣球朋友去認識新朋友。
2.一人將氣球拋接(勿落地)到折返點,另一人再從折返點拋接回來。
《兩人傳球》
1.兩人一組,合作將氣球拋接,繞過折返點後再回原點。
2.同一人不能連續碰氣球2次。
(閱讀全文)
七月 22, 2015, 23:07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9)攻佔領土
可以先說某歷史朝代更迭,互攻領土的故事引起動機。例如中華民國從廣州起義.....最後撤守台灣。
【攻佔領土】
一、遊戲目的:學習合作,縮小自己,貢獻別人。
二、人數:將團體分成兩隊 (可報數分單雙,或先選組長猜拳選人)
三、道具:報紙數張(每人半開)
四、規則:
1.請兩隊組員將自己的報紙分別鋪在地上,同組放在一起。
2.所有團員站在自己所屬領土上(報紙)。
3.兩組團員派代表猜拳,輸的人要抽走一張報紙,所有團員站在剩下的領土上。
(閱讀全文)
七月 20, 2015, 16:37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6) 低年級--愛管閒事
時間:7月14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班級討論[愛管閒事]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由於前一天下午有幾位學員缺課,吉老師要我們玩「問候的裝模作樣」,來跟這些夥伴互動。兩人一組,選擇去跟昨天缺課的其中一位同學打招呼。先私下談妥誰是真誠問候,誰是裝模作樣,然後由缺課同學猜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這個遊戲的結論是:無論多不願意,一個問候,假的也會變真的。學會如何跟別人維持友好關係。
(我覺得這個遊戲雖讓我有點抓不著頭緒,但是結論還滿有意思的。)
【班級討論—午休】
學校內的午休狀況通常是依老師想法與學生年紀而定,低年級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午休,因孩子年紀小,專注時間短,也容易因為累而有情緒。中高年級之後,可能有的班級睡有的班級做靜態活動。
吉老師在這個部分採取較彈性的做法,也分四個狀況處理。
(閱讀全文)
七月 20, 2015, 00:00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8)裝模作樣
延續上一篇「官打捉賊」的遊戲,這個「裝模作樣」也是讓學生在趣味的遊戲裡練習不用說實話。
【裝模作樣】
一、遊戲目的:讓學生學會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可以不說實話來保護自己。可以觀察孩子個性。
二、人數:將團體分成兩隊
三、道具:糖果數顆(每隊1顆)
四、規則:
1.選兩位隊長,隊長猜拳選隊友,將全班分成兩組:第一組跟第二組。
2.先給第一組一顆糖,到教室外討論,如何讓一個成員把糖含在口中,而不被第二組發現。
3.請第一組進教室,排成一列,裝模作樣(可以裝有吃糖也可裝沒吃糖)讓第二組觀察。由第二組猜出糖果是藏在哪一位口中。
4.無論是否猜中,請第二組一樣拿糖果到外面討論由誰含糖果,再進來給第一組猜。
(閱讀全文)
七月 19, 2015, 23:01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7)官打捉賊
老師:「各位同學知道,現在壞人越來越多,我想問問大家:是不是什麼時候都要說實話?當你覺得怪怪的,或是不安全的情境時,其實是不用說實話的。例如:有人問你"你們家有人嗎?"或是"你們家很有錢嗎?"要看當時的情境而回答。」
【官打捉賊】
一、遊戲目的:讓學生學會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不說實話得以保護自己。
二、人數:每次四人
三、道具:準備四張籤,上面寫「官」「打」「捉」「賊」
四、規則:
1.請四位自願者上台。
2.將四張籤折好,抽籤。
(閱讀全文)
七月 19, 2015, 17:31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團體遊戲(6)拯救老師大作戰
老師:「我很想知道你們有多喜歡老師,喜歡老師嗎?」(喜歡)「我們今天要玩一個救老師的遊戲。」
【拯救老師】
一、遊戲目的:可以了解孩子愛不愛你、了解孩子的優勢、教會孩子跟別人合作。
二、人數:偶數人次
三、道具:報紙數張
四、規則:
1.老師昨天出去玩,到了河的對岸,想不到河水暴漲,老師被困在河的另一邊。現在發下每人一張全開報紙,請你把它當成可以用的資源,撕成長條狀(當繩索)來救老師。
2.老師示範手撕報紙(寬約2公分),不可以撕斷。
3.計時1.5分鐘(老師可視情況調整,不用精準)。
4.時間到後,把報紙從約定的起點開始擺,發現每個人都不夠長,無法救老師。
(第二次挑戰)
(閱讀全文)
七月 18, 2015, 13:27
MOXA心靈導師培訓課程_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5) 班級討論--遺失物品
時間:7月13日
地點:光復國小
課程:MOXA心靈導師兩年研習_暑假課程(104.7.8~15)
課程主題:阿德勒心理學運用於班級經營─班級討論[遺失物]
主講師:吉靜嫻老師 (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阿德勒心理學之應用講師)
講師:黃柏嘉老師(心理諮商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鮑順聰老師(建國中學輔導老師、阿德勒心理學講師)。
..............................................................................................................
在進行偶發事件班級討論時,要先討論安全的議題,例如:班規、教室佈置等,讓班上形成班級討論的氣氛。班級討論的目的是在解決問題,也就要教學生如何解決難題,而非處罰個案學生。
<狀況劇>
上完體育課,小明發現帶來學校的手機遺失了,來跟老師報告,請老師處理。
師:「我看到你有一個困難,也找了值日生幫忙,你也知道我也不在現場,我們可以邀請全班來給你幫忙,找這個手機。」
生:「老師我可以去看每個人的書包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