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十月, 2017 11:30
<三年級組>
第一名:三年仁班 簡彤恩
第二名:三年孝班 林芷嫻
<四年級組>
第一名:四年孝班 田婕萓
第二名:四年愛班 陳彥勳
第三名:四年愛班 蔡聿昇
優 選:四年仁班 吳雅琹
<五年級組>
第三名:五年孝班 邱宥瑄
優選:五年孝班 賴咨妡
05 十月, 2017 11:30
<三年級組>
第一名:三年仁班 簡彤恩
第二名:三年孝班 林芷嫻
<四年級組>
第一名:四年孝班 田婕萓
第二名:四年愛班 陳彥勳
第三名:四年愛班 蔡聿昇
優 選:四年仁班 吳雅琹
<五年級組>
第三名:五年孝班 邱宥瑄
優選:五年孝班 賴咨妡
05 十月, 2017 11:27
05 十月, 2017 11:12
宜蘭縣頭城國小105年度下學期
鄉土米食〈水晶餃〉體驗研習
一、依據:宜蘭縣106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
學品質計畫
二、目標:傳揚優良之文化精神,了解傳統米食文化起源與學習美
食製作方法,進而有助於保存傳統文化。
三、實施對象:全體教師
四、研習時間、地點:4月12日(三)於本校烹飪教室
五、實施內容:
1、介紹傳統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之間的關係,晉而認識鄉土飲
食文化。
2、聘請講師現場菜餚烹飪教學,推廣鄉土美食並將飲食文化融
入家庭生活。
六、研習課表:
課程配當 | 課程內容 | 講師 | 活動地點 | 備註 |
1315-1330 | 報到 | 頭城國小 | 烹飪教室 |
|
1330-1400 | “水晶餃”的作法說明 | 鄒海萍老師 | 烹飪教室 |
|
1410-1600 | “水晶餃”實作 | 鄒海萍老師 | 烹飪教室 |
|
1600-1630 | 分享與回饋 |
|
|
|
七、預期效益:藉由推動鄉土米食文化活動,促進本校教師對傳統米食有更進一步認識。
八、經費:由宜蘭縣106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
教學品質計畫-領域(議題)中心學校團務運作經費計劃支
付
九、本計畫 陳宜蘭縣政府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05 十月, 2017 11:09
宜蘭縣頭城國小106學年度本土語言選修課程調查匯整
全校人數 | 540人 | ||
選習本土語言 | 閩南語 ( 483 ) | 客家語 (44)四縣腔 (0)海陸腔 (0)饒平腔 (0)詔安腔 (0)大埔腔 | 原住民語 ( 10 )平地阿美族 ( 0 )山地卑南族 ( 0 )平地魯凱族 ( 0 )山地布農族 ( 3 )山地太魯閣 |
05 十月, 2017 11:05
宜蘭縣頭城國民小學106年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101.11.01臺語字第1010196705C號令發布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教育部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綱要」。
三、宜蘭縣政府101.11.02府教課字第1010172653號函。
貳、目的
一、透過母語日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對母語的了解與運用,並進而能傳承與延續。
二、營造師生母語學習互動之契機,展現教學相長之學習環境,使得母語教學活用於日常生活中。
三、培養學生與各族群溝通能力,瞭解並尊重其他族群語言及文化。增進學生對
母語的珍惜和尊重,並進而能口說母語,關懷本土社區文化。
四、透過鄉土語言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鄉土歷史、地理、自然與人文。
參、實施原則:
一、訂週四為『母語日』,利用學生朝會、課間與午間做活動規畫。
二、母語日選用語言以閩南語為主,但考量少數客家族群及配合多元文化學習,
也融入客家、原住民語言與東南亞等國家的語言做介紹。
三、要求每週四以母語(閩南語)為校園公共語言,鼓勵所有教職員工以身作則。
肆、實施方式
一、成立『母語教學活動推展小組』,定期召開小組會議,研擬並檢討相關推展活動。
二、鼓勵親子共學活動
1.設計鄉土語言親子共學課程或學習單,藉以強化家長與孩子在家中使用母語之機會。
2.鼓勵故事志工利用母語為講故事的語言工具,協助推展母語。
3.鼓勵家長與孩子在家多使用母語。
三、母語日活動
1.廣播教學
2.每週一句
3.大家攏來講台語
四、其他教學活動
1.母語教學情境佈置
2.辦理鄉土語言演說、朗讀比賽
3.建置母語教學資料檔案
4.規畫學校本位母語研習活動
伍、實施時間
106年8月至107年6月
陸、預期效益
一、發揮教師、家長、志工等多元化及適性化的教學精神,以滿足學生個別學習需求。
二、藉由每週母語日活動的進行,落實母語的使用於學校生活中,深化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
教學的學習內涵,並逐步融入各科教學之中,擴大母語使用空間。
三、學生能對母語俗諺、歌謠及多元文化能有深一層的認識並進而能欣賞、珍惜家鄉文化資產。
四、能激勵教師、家長不斷學習、找出如何將母語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之最有效可行方式。
05 十月, 2017 10:54
宜蘭縣頭城國民小學107學年度臺灣母語日推動小組
職稱 | 姓名 | 工作職務 | 備註 |
召集人 | 黃志聖 | 統籌規劃本校母語教育推動事宜 | 校長 |
委員 | 陳孟玉 | 1.擬定本校推動母語教育之實施計畫 | 教師兼教務主任 |
委員 | 林建聰 | 1. 執行本校母語推動事宜 | 教師兼學務主任 |
委員 | 郭亦偉 | 1.統籌推動母語教育經費運用事宜 | 教師兼總務主任 |
委員 | 趙珮綾 | 1.辦理推動母語教育之學藝活動 | 教師兼教學組長 |
委員 | 吳靜芳 | 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 教師兼課發組長 |
委員 | 課發會 代表 | 1.審定編排母語日相關課程與計畫之執行 | 課發會委員 |
委員 | 潘國隆 | 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 教師、語文領域召集人 |
委員 | 余淑敏 | 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 教師 客家語教學支援教師 |
委員 | 莊蕙瑜 | 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 閩南語教學支援教師 |
委員 | 謝廷忠 | 1.蒐集台灣俚語、諺語相關教材 | 閩南語教學支援教師 |
委員 | 石來德 | 1.執行本校母語課程推動事宜 | 教師 阿美族語支援教師 |
|
17 十一月, 2016 10:01
11 十月, 2016 10:32
11 十月, 2016 09:24
11 十月, 2016 08:47
宜蘭縣頭城國小105年度客語生活學校
客家植物染文化體驗研習
一、依據:中華民國104年9月18日客會文字第1040014509號
函辦理。
二、目標:認識與學會植物染的綁布技巧與圖案構成。
三、實施對象:全體教師
四、研習時間、地點:105年9月21日於本校烹飪教室
五、實施內容:帶領親師生認識客家植物染的原由與生活的關係,
透過實際體驗客家傳統的技藝與祖先的智慧的結
晶,學習客家人與自然融合的精神,並培養學生對
客家藝術鑑賞的能力及創造力。
六、研習課表:
課程配當 | 課程內容 | 講師 | 活動地點 | 備註 |
1315-1330 | 報到 | 頭城國小 | 烹飪教室 |
|
1330-1400 | 植物染的由來與意義 | 楊錦秀老師 | 烹飪教室 |
|
1410-1630 | 客家植物染實作 | 楊錦秀老師 | 烹飪教室 |
|
1630- | 分享與回饋 |
|
|
|
七、預期效益:
1. 跳脫客家花布通俗箇舊,賦予花布精緻新貌。
2. 用染布表現客家風土民情,突破攝影或油畫等傳統框架。
八、本計畫 陳宜蘭縣政府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單位 會計單位 校長
20 九月, 2016 11:51
**內容:學習客語,以通過客語能力認證為目標**
20 九月, 2016 11:36
20 九月, 2016 10:56
20 九月, 2016 10:19
恭喜余淑敏老師榮獲客家語字音字形第一名(獲全國賽資格)
六仁劉家羽同學榮獲客家語朗讀第二名
六信吳恩琦同學榮獲阿美語朗讀第一名(獲全國賽資格)
六愛宋詩婕同學榮獲阿美語朗讀第二名
20 九月, 2016 10:13
宜蘭縣頭城國民小學105年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101.11.01臺語字第1010196705C號令發布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教育部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綱要」。
三、宜蘭縣政府101.11.02府教課字第1010172653號函。
貳、目的
一、透過母語日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對母語的了解與運用,並進而能傳承與延續。
二、營造師生母語學習互動之契機,展現教學相長之學習環境,使得母語教學活用於日常生活中。
三、培養學生與各族群溝通能力,瞭解並尊重其他族群語言及文化。增進學生對
母語的珍惜和尊重,並進而能口說母語,關懷本土社區文化。
四、透過鄉土語言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鄉土歷史、地理、自然與人文。
參、實施原則:
一、訂週四為『母語日』,利用學生朝會、課間與午間做活動規畫。
二、母語日選用語言以閩南語為主,但考量少數客家族群及配合多元文化學習,
也融入客家、原住民語言與東南亞等國家的語言做介紹。
三、要求每週四以母語(閩南語)為校園公共語言,鼓勵所有教職員工以身作則。
肆、實施方式
一、成立『母語教學活動推展小組』,定期召開小組會議,研擬並檢討相關推展活動。
二、鼓勵親子共學活動
1.設計鄉土語言親子共學課程或學習單,藉以強化家長與孩子在家中使用母語之機會。
2.鼓勵故事志工利用母語為講故事的語言工具,協助推展母語。
3.鼓勵家長與孩子在家多使用母語。
三、母語日活動
1.廣播教學
2.每週一句
3.大家攏來講台語
四、其他教學活動
1.母語教學情境佈置
2.辦理鄉土語言演說、朗讀比賽
3.建置母語教學資料檔案
4.規畫學校本位母語研習活動
伍、實施時間
105年9月至106年6月
陸、預期效益
一、發揮教師、家長、志工等多元化及適性化的教學精神,以滿足學生個別學習需求。
二、藉由每週母語日活動的進行,落實母語的使用於學校生活中,深化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
教學的學習內涵,並逐步融入各科教學之中,擴大母語使用空間。
三、學生能對母語俗諺、歌謠及多元文化能有深一層的認識並進而能欣賞、珍惜家鄉文化資產。
四、能激勵教師、家長不斷學習、找出如何將母語教育融入教學活動之最有效可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