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元月, 2016 14:39
08 十二月, 2015 15:11
食農教育班級食農教育
五忠協作平台https://sites.google.com/a/tmail.ilc.edu.tw/104wu-zhong-shi-nong-jiao-yu/tu-wen-ji-lu
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理念與實作
一、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理念
食農教育的目的旨在透過「親手做」的體驗學習過程,帶領學習者認識在地農業、飲食生活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關連(董時叡,2012),以建立正確選擇食物的能力,傳承良好的飲食文化傳統。
食農教育的課程適合各年齡階層的民眾參與,差異的地方僅在能力目標。一般而言,初階較著重於情意的引導與感官的啟發,中階著重技能的熟練,高階在情意、技能之上,更加強知識學習的深度。本研究經專家討論制定食農‧食米教育各學習階段(以下簡稱「學段」)能力目標如下表:
食農‧食米教育能力目標表
學習階段 | 對應年齡 | 能力目標 |
初 | 幼兒~小學低年級 | (1)學習使用筷子,了解共同享用食物的快樂。 (2)透過體驗讓孩子嘗試多樣化的季節食物,啟發其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五感能力,了解真食物的美味,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3)能完成工序簡單的料理,如飯糰、麻糬、沙拉、蒸蛋等。 (4)培養對農事活動的好奇心,從定植(下種)或採收中獲得親近土地的經驗。 |
中 | 小學中年級 | (1) 透過與食物生產者的交流,了解食物的重要性,對食物生產及製作者抱持感恩之心,珍惜食物。 (2) 喜愛米食與四季蔬果,了解食品添加物對健康的影響,,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 (3) 學會安全使用工具(如剪、切、刨等)處理食材,並能烹調簡單的食物,進而建立自己管理健康飲食生活的能力。 (4) 可操作較低年級時更大型或者稍具難度的農具,種植具有地方傳統飲食文化意義的作物,如大豆、麻薏、芥菜等,了解飲食、文化與風土間的關連。 (5) 能從「與大自然共生」的觀點欣賞田間的動物與昆蟲,並對作物與時節具有基本認識。 |
高 | 小學高年級~成人 | (1) 懂得飲食的文化與禮儀,啟發其在飲食美學上的創造力。 (2) 可以自己搜集必要的資訊,分辨及選擇對身體有益之食物。 (3) 具簡單的台灣傳統料理技能(如:煎、炒、燒等),可以煮出三菜一湯,並懂得珍惜食材和循環再利用廚餘。 (4) 分辨臺灣不同品種的稻米,體驗完整的稻作栽種歷程,了解米食的重要性,以及人類飲食及農業生產對大自然環境之衝擊。 |
二、食農教育相關議題
三、食農‧食米教案設計的實作
1. 決定食農教育對象及屬性(低、中、高學習階段)。
2. 決定作物(稻米或一種以上的蔬菜)。
3. 在「食農教育曆」內層填入決定帶學生栽培的作物生長期。
4. 比對學校年度行事曆,配合作物生長期,在最外層填入食農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應考量:學習者全程參與農事、融入食農教育議題、文化創意與美學。
5. 為每一個食農教育活動做出細部規劃(至少完成三個)。
104學年度上學期~高年級
教學活動名稱:長年久久慶團圓 時間:□全天▓半天 季節:7/28收割後 地點:東澳國小 對象:高年級 人數:21人 | 學習領域:綜合活動 教學目標: 1. 能親自種植作物並做完成觀察記錄。 2. 能配合節慶和節氣變化製作新鮮當季美食。 3. 能明白並珍惜有機蔬菜的可貴。 符合能力指標:高級(1)(2)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1-3,1-4,2-1,2-3, 3-1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 教學資源 | |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發表種植芥菜過程與收穫後的感受。 2.請學生發表以往對長年菜的印象與口感。 3.教師介紹芥菜(長年菜)在年節的涵義。 4.將芥菜(長年菜)的圖片展示,並介紹其營養成分,並請學生分享深綠色蔬菜對身體的好處。 二、發展活動─認識成分標示 1.教師說明整個烹飪活動流程,並提示烹飪時應注意安全事項。 2.教師示範正確操作步驟。 (1)將所種植的長年菜,洗淨後,切段。 (2)煮開水,先川燙芥菜去掉澀味! (3)紅蘿蔔洗淨削皮切片備用。 (4)熱鍋加入高湯煮至滾,接著放入薑片、紅蘿蔔片。 (5)與作法1的長年菜煮約20分鐘,再加入蛤蜊與調味料煮至入味即可。 2.全班分組共同準備食材,動手實作,教師課間巡視並給予適時協助。 三、總結活動 1.全班共同品嘗美味作品後,並分工完成整理善後工作。 |
15分
10分
20分
45分
30分 |
網路新聞 投影片
烹煮過程投影片
爐具和鍋具 新鮮食材
新鮮食材 |
104學年度下學期~高年級
教學活動名稱:玉米濃湯上菜了
時間:□全天▓半天
季節:6月底收割後
地點:東澳國小
對象:高年級
人數:21人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符合能力指標:高級(3)(4)
達成食農教育議題:1-1, 1-2, 1-3,3-1, 3-3
食農教育時數:2小時。
教 學 流 程
一、準備活動
1.準備幾張菜餚的圖片,讓學生猜猜是由哪些蔬菜料理出來的?
2.討論看看自己所種植玉米還可以做出哪些料理?
3.玉米濃湯準備與清洗材料
二、發展活動:
1.烹飪活動流程、安全注意事項說明。
2.我是創意料理小廚師
07 十二月, 2015 14:16
親愛的家長:
本網頁主要為課程規劃與學校成果書面資料呈現給您參考
為保護孩子和隱私
想看更多的班級照片花絮
則利用班級line群組
以作即時溝通交流
五忠林師104.12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五年忠班特色課程成果
辦理日期:104年9月~105年2月
舉辦地點:五年忠班
參加對象:五年級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省思):
一、主題:臺灣織美。
二、教學重點
藤編藝術、線織藝術、美麗的服飾、我們來編織、復古中國結與十字繡之美
三、教學時間:彈性學習與週三下午時間、週日上午實施。
四、教學省思:
(一) 本學期主要的課程規劃上在於學習泰雅族的編織包含藤編和泰雅織布,從操作進而能培養其文化涵養。
(二) 本校週三下午有外聘師資進行學生編織課程,於11月在文化二館進行藝術家展覽,本班有三位學生擔任小小解說員,讓來參觀的遊客可以體驗泰雅織布的文化。
(三)本校10-11月有5次的週日聘請藤編老師在學校進行藤編藝術教育,在老師簡單介紹後,學生能進一步在在外聘老師解說下實際操作。
照片成果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學校閱讀課程計畫
閱讀教學課程全校性主軸架構
課程實施方式:■主題式 □融入語文領域 □主題式+融入式
年級學期 | 學期主題 | 能力指標 | 閱讀策略 | 單元名稱 | 實施 節數 |
五上 | 閱讀心世界 | 【5-3-3-1】 能瞭解文章主旨、取材及結構 | ◎理解監控法-閱讀理 解自我評估。 ◎摘要法-以「文章結 構」進行摘要。 | *胡桃鉗。 *凱蒂和蒙娜麗莎。 *凱蒂和向日葵。 *凱蒂的畫展。 *凱蒂的嬉水記。 | 10 |
【5-3-3-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 ◎用問答引導學生,統 整文章情節,掌握文 章重點。 ◎引導說出文章結 構。
| *強盜的女兒。 *3分鐘科學小常識(科普)。
| 6 | ||
【5-3-4-1】 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漫畫、繪本、小說、戲劇等)。 | ◎畫線策略 ◎預測策略 ◎摘要策略 ◎分析策略 | 讀報分享 | 4 | ||
五下 | 閱讀心世界 | 【5-3-4-1】 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漫畫、繪本、小說、戲劇等)。 | ◎用問答引導學生,統 整文章情節,掌握文 章重點。
| *凱蒂遇見印象派畫家。 *凱蒂和奇奇看畫展。 *消失的國王號 | 8 |
【5-3-3-1】 能瞭解文章主旨、取材及結構 | ◎理解監控法-閱讀理 解自我評估。 ◎摘要法-以「文章結 構」進行摘要。 | * 我的同班同學。 *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100個問題 (科普) * *小學生最想知道的100個問題 (科普) | 12 |
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104學年度第1學期
第1次國語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一、 教材版本:康軒版
二、 教學年級:五年級
三、 教 學 者: 林惠蘭
四、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與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8/30~09/05 | 一、名人記趣 | 一、定期評量:50%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50%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40% 3.學習態度表現20% |
二 | 09/06~09/12 | 二、邱將獨釣 | ||
三 | 09/13~09/19 | 三、智者就養馬人 | ||
四 | 09/20~09/26 | 統整活動、摹寫作文 | ||
五 | 09/27~10/03 | 四、不一樣的醫生 | ||
六 | 10/04~10/10 | 四、不一樣的醫生 | ||
七 | 10/11~10/17 | 五、分享的力量 | ||
八 | 10/18~10/24 | 六、田裡的魔術師 | ||
九 | 10/25~10/31 | 七、失敗者的覺醒 | ||
十 | 11/01~11/07 | 總複習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五、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一)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二)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1.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2.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六、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七、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40% (二)平時測驗 40%
(三)學習態度表現 20%
25 十一月, 2015 17:44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五年忠班校外教學成果 辦理日期:104.9.23 舉辦地點:基隆海科館 參加對象:五年級學生 活動簡述說明(省思): (一) 實際的潮間帶觀察生物體驗與導覽,讓孩子透過五感深入學習。 (二) 下午室內課程,小組海報分享,還有動態海洋賓果活動,以及靜態海洋悲歌-有寄居蟹環境保育等相關課程,建立永續的生態環保觀。 (三)主題館博物館參觀,透過導覽互動下畫下完美的句點。
| |
成果照片1 | 成果照片2 |
104五年忠班課表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1 | 國 | 國 | 國 | 彈 | 國 |
2 | 國 | 自 | 藝 | 國 | 英 |
3 | 社 | 數 | 藝 | 自 | 數 |
4 | 數 | 彈 | 藝 | 自 | 彈(資) |
5 | 英 | 泰閩 |
| 綜 | 體 |
6 | 英 | 社 |
| 綜 | 體 |
7 | 綜 | 社 |
| 數 | 體 |
25 十一月, 2015 17:37
法定重要教育工作彙整表
104上
法定重要教育 工作項目 | 辦理方式 | ||
正式課程 | 正式課程 以外活動 | ||
領域課程(含融入課程) | 彈性 | ||
性別平等教育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性平悅讀(4) 五年級: 六年級: |
|
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身體我最大上(2) 六年級: |
|
家庭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 |
|
| 五年級:家庭地圖(2) |
家庭暴力防治課程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說,還是不說?(2) 六年級: |
|
全民國防教育 | 五年級:「家」與「國」 (1)藝文領域 |
|
|
環境教育 |
| 五年級:基隆海洋館校外教學(4) 含節能減碳 |
|
104下
法定重要教育 工作項目 | 辦理方式 | ||
正式課程 | 正式課程 以外活動 | ||
領域課程(含融入課程) | 彈性 | ||
性別平等教育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我的同班同學(4) 六年級: |
|
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身體我最大下(2) 六年級: |
|
家庭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 |
|
| 五年級:全家總動員(2) |
家庭暴力防治課程 |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各式各樣的秘密(2) 六年級: |
|
全民國防教育 | 五年級:災害疏散冷靜go(1)健體 |
|
|
環境教育 |
| 五年級:綠博校外教學(4)含節能減碳
|
|
特色課程架構表(五年級)
學校願景 | 健康、自信、融合、卓越 |
課程架構 | 東擁山岳、澳環海洋、心繫台灣、意向全球 |
課程主軸 | 山海韻味、頌讚泰雅、欣閱蘭城、水水台灣、意創世界 |
上學期
學校主題 | 臺灣織美 | 泰雅小米 |
實施單元
| 藤編藝術、線織藝術、美麗的服飾、我們來編織、復古中國結與十字繡之美 | 泰雅小米文化與美食、東岳小米梯田整地復育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第一學期 | 五年級第一學期 |
實施總節數 | 8節 | 10節 |
學 習 目 標 | 5A-1 能了解自己傳統的文化。 5A-2 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5A-3 能了解泰雅編織與生活的關係。 5A-4 能知道泰雅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5A-5 能編織簡易的泰雅織布作品。 5A-6 能由活動中培養鄉土情懷。 5A-7 能了解中國結的由來及象徵意義。 5A-8 能製作簡易中國結作品。 5A-9 能了解排灣族十字繡的用途。 5A-10能製作簡易刺繡作品。 5A-11 培養尊重不同種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 5A-12 能認識泰雅族的小米文化 5A-13 能認識認識泰雅小米品種 5A-14能知道泰雅族小米收穫祭文化傳統 5A-15 能認識泰雅小米製作的加工食品(釀酒、醃肉和麻糬) 5A-16能認識泰雅小米梯田整地與砌石 5A-17能參與泰雅小米梯田整地與砌石 6A-14能了解傳統泰雅工寮和穀倉的意涵與重要性。
|
下學期
臺灣好手 | 小米的一生 |
泰雅族木雕、我們來雕刻、排灣族木雕、三義木雕、廟宇雕刻藝術 | 小米歡樂播種祭、小米梯田維護管理 |
五年級第二學期 | 五年級第二學期 |
8節 | 10節 |
5B-1 能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 5B-2 能體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5B-3 能知道泰雅族人如何利用週遭的植物製作生活用品。 5B-4 能了解泰雅傳統木雕與生活的關係。 5B-5 能製作簡易的木雕作品 5B-6 能了解排灣族木雕文化特色。 5B-7 培養尊重不同種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5B-8能了解三義木雕文化特色。 5B-9了解廟宇建築的雕刻特色。 | 6B-8 能了解小米生長特性和種植方式。 6B-9能知道泰雅族人耕種小米的適當時節。 6B-10能體認小米耕種技術文化特色。 6B-11 能區分不同的小米品種和用途。 6B-12能了解梯田小米復育的意義與傳承概念。 6B-13能體認小米文化對泰雅族人的重要性。 6B-14能了解傳統泰雅工寮和穀倉的意涵與重要性。 6B-15能體認泰雅先民耕種的辛勞,並培養愛物惜福的正確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