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小一新生入學辦法:
每年寒假過後進行小一新生招生作業,設籍原學區者優先入學,設籍對象包含入學孩子本人以及父母(至少一位)。學校會依設籍先後進行排序。
原學區範圍:宜蘭縣冬山鄉下列鄰里--香和村1~15鄰18~20鄰、南興村、冬山村、安平村、太和村、補城村、珍珠村1~12鄰、三奇村1~7鄰(含105年11月18日以前設籍於三奇村8-11鄰之學童)、永美村19鄰、東城村7-15鄰。
轉學生入學辦法:
除小學一年級外,二至九年級學生欲申請就讀本校,可填妥報名表後,將報名表紙本及戶口名簿影本送至學校或掛號寄至學校(請來電註冊組確認校方收到)。校方收到後將填上收件日期及候補編號。每年六月中及一月初進行轉學作業。入學順位以送件順位進行排序。
自2011年8月起,設籍宜蘭縣者優先入學。所有宜蘭縣籍學生,依送件先後進行排序。外縣市籍學生,排序在宜蘭縣學生之後,同樣以送件先後進行排序。
教育理念 |
華德福教育以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孩子在意志(身)、情感(心)及思考(靈)等三個層面能力的全方位成長。富創造性的藝術、手工、肢體律動及音樂等課程平衡厚實,與整體的語文、數學、自然及社會課程,相互間密切結合,以滋養整個孩子,著重頭腦、心性與四肢的均衡發展。在善、美、真的階段性發展過程中,讓孩子充份了解發揮自己的潛能,孕育自由的精神,並在將來以正向的生命態度,進入世界,貢獻自己的才能。 |
核心精神 |
華德福教育的核心精神,完全不受種族、文化、國籍、宗教等限制區分,以愛的力量,彰顯生命的獨特性,「在最適切的時機、也就是孩子本能上需要的時間點上,提供給他們最佳品質的教育,包括知識、環境與對待方式」。希望為孩子排除根深蒂固的記憶餵養及成就取向的成長形態,以人為本,根植本土文化,重視對社會情感的認同,學習道德和崇敬之心,以正確的價值觀看待生命平等,關懷尊重土地大自然,培養博愛互助的精神,朝向與自然和諧共存,遇向生命圓融與自由。 |
參 加 社 團 注 意 事 項 (攸關個人權益,請務必仔細閱讀)
社團組織
|
父母與家長一起牽起孩子的手,共同合作,才能幫助孩子找到他的人生道路,並且協助、引領孩子學習;以下是本校對於學校相關規定的補充說明,期待家長能理解,並與老師們一起攜手守護孩子的成長。 |
|
行為規範—校規的意涵 |
人與人的互動中,自然存在著界限。健康的界限帶給孩子內在自我調整的機會,進而發展出與人和諧互動、與環境健康交流的能力。華德福教育的理想是培育孩子獨特的個性,達到終身學習的教育,學校的行為規範標準是基於這些理想的實現而付諸的行動;校規是最低標準的要求,我們期待成人(包含親師)能示範良好的行為做為學生的典範。 |
|
對於團體生活規範,以下是我們的目的: |
**創造一個正面的學習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陶冶其中。 |
**孩子要尊敬所有授課任教的老師。 |
**隨時引導孩子在一個探索的學習道路上。 |
**培養孩子自律和自重。 |
**培養/鼓勵每一個人開展內心主動積極的態度;以為將來奠定強烈的道德觀念。 |
|
全體教職員必須: |
**要具有專業的素養。 |
**積極與孩子、家長或同仁的溝通。 |
**絲毫不可觸及身心傷害的體罰。 |
**依據學校特殊行為處理程序,對孩子不得有貼標籤和強迫拘留的行為。 |
**選擇一個適當的處罰,而此處罰能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
|
家長的責任 |
老師與父母的角色是教育上的夥伴,老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孩子,父母的工作是身心照顧與愛孩子;親師如能各司其職,則能帶領孩子向前邁進,若非如此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此,老師們會扮演好教育家的角色,而學校期待家長能給予孩子所需的愛,為孩子營造充滿愛的家庭氛圍與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