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六月, 2014 22:26
書名: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出版社:大是文化
作者:威爾.杜蘭,艾芮兒.杜蘭
翻譯:吳墨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第一章、 讀史,是為了採取行動
第二章、 地理,是歷史之母:
l 創造文明的是人類,不是地球(沒有地球提供良好的環境,人類也很難創造歷史)
l 地理是歷史之母,它提供了哺育的養分和文化。人類總是傍水而居,水是運輸和貿易的廉價管道。文明,總是遇水而發。35~36
l 科技的發展減低了地理因素的限制。制空權在交通和戰爭上取代了制海權,歷史便又進行了一次基礎革命。37
第三章、 誰生育率高,誰就寫歷史
l 歷史給生物學第一個啟示就是,生存即競爭。競爭是生命的常態,食物充足時大家和平相處,當食物不足時便有暴力發生。動物彼此互食而不感罪惡,文明人則靠法律互相訴訟。……大部分的合作,是競爭的工具。
l 第二個生物學啟示是「物競天擇」。……文明越進步,不平等就越嚴重。先天的不平等會造成後天的不平等;任何一項新的發明或發現都是出自傑出的個體所為,結果造成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給予人類自由之後,先天的不平等會成等比級數增加,要抑制不平等的發展,便得犧牲自由,能力越優越的人越想要擁有自由。
l 人類理想的烏托邦概念最後會敗給生物學,充其量只能在法律和教育機會上要求公平。一個所有潛能都能發揮的社會,在和其他社會競爭時會較有勝算。時空距離的縮短,加劇了國家之間的衝突,上述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l 第三個啟示是:生命必須繁衍。
l 如果人類過多而糧食供應不足,自然界會有三種方式來達致平衡:飢荒、致命流行疫、戰爭。
l 醫藥衛生的進步,加上慈善救濟破壞了物競天擇的作用,讓不適者繼續生存,繁衍出跟他們一樣不適任的後代。……理想上,生育應該是健康者的特權,而不是性衝動的產物。事實上,知識份子比一般貧民更傾向節育。所謂的知識分子,其實是個別教育;機會和經驗的結果。我們不可能得知在那些苦哈哈,飽受磨難的窮人當中,會潛藏多少潛力和天才的染色體。……在美國,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生育率較低,導致其經濟與政治勢力相對弱勢,拉美裔人的生育率較高,未來會成為各級政府的主力,影響整個國家的運作。48(事實證明:歹竹可能出好筍,自以為基因優良的人也可能生養社會適應很差的敗類。醫藥衛生和慈善救濟是彌補先天不良,讓大家有機會過比較好的生活。物競天擇?人生不是戰場,人生是一座花園,各種動植物都可以找到適當的地方成長,如果花園只有當一物種,就缺少多采多姿的風景)
l 從生物學來看,體能似乎比智力還重要。尼采認為:德意志最優秀的血流在農民身上,哲學家不是最好傳宗接代的料子。49
第四章、 是文明創造種族,而非種族創造文明:
l 種族優越?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l 征服者:有紀律的冒險家
l 新蠻族:不比體力比智力
l 南方創造文明,北方征服利用
l 歷史教我們,文明無關人種,是合作的產物,所有民族都有貢獻
l 化解種族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第五章、 人性改變歷史,歷史並未改變人性
l 歷史證明:叛變者在成功之後,仍採取他先前所譴責的行事風格。
l 英雄,是歷史的執行者與代言人:英雄的崛起,多半是時勢所趨,把他的能力放大,讓他具有強大影響力。拿破崙、邱吉爾、毛澤動這些人是無窮原因之果,也是無數後果之因。
積極 | 消極 | 正向習慣 | 負向習慣 | 正向情緒 | 負向情緒 |
行動 | 睡眠 | 玩耍、工作、好奇、主動、思考、創新、藝術 | 休息、怠惰、漠然、遲疑、作夢、模仿、混亂 | 輕鬆、活力、熱忱、讚嘆、吸收、堅持、美感 | 疲憊、惰性、厭倦、多疑、放空、放棄、紊亂 |
迎戰 | 落跑 | 親近、競爭、鬥志、主宰 | 撤退、合作、畏縮、臣服 | 大膽、敵對、憤怒、氣勢高昂 | 焦慮、友善、恐懼、謙讓 |
爭取 | 逃避 | 好吃、儲蓄、富有 | 挑食、花費、貧窮 | 飢餓、貪婪、擁有 | 嘔吐、揮霍、無把握 |
合群 | 獨處 | 溝通、尋求肯定、慷慨 | 孤獨、恐懼反對、自私 | 好交友、虛榮、和善 | 喜私密、害羞、敵意 |
擇偶 | 拒婚 | 求偶 | 扭捏 |
|
|
扶養親屬 | 依賴父母 | 成家 | 忤逆 | 愛父母 | 憎惡父母 |
第六章、 道德標準在變,歷史總記錄異常
l 好鬥、貪得無厭,以及頻繁的性行為,在以往曾經是道德的,意在幫助個人、家庭和群體得以存活。
l 工業社會中,叛逆的青少年不再受村里人士的監督限制,他們在都市芸芸眾生中沒有名姓,反而像上了一層保護色。
l 我們必須提醒自己:被記錄下來的歷史事件,和我們實際生活是很不一樣的,歷史學家記錄的是比較特別的人與事。
第七章、 宗教是史冊裡的不死力量:
l 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
l 對於煩惱者、受苦者、痛失親人、老弱者,宗教能帶給他們超自然的安慰。拿破崙說:「宗教可以阻止窮人謀殺富人。」天生的不平等讓許多人窮困潦倒,某種超自然的希望是唯一可以幫助他們不陷入絕望的方式。宗教式微,共產黨就崛起。
l
第八章、 經濟幫我們看清歷史:
l 所有的經濟史,其實是社會有機體的緩慢心跳,財富集中是收縮,強制分配是舒張。
l 工業革命帶來民主、女性主義、節育、社會主義、宗教式微、道德敗壞,文學不再依賴貴族階級的贊助,小說裡的寫實主義取代浪漫主義。
l 經濟利益是革命的導火線:十字軍東征、羅馬和波斯間的許多戰爭一樣,都是為了控制貿易路線。義大利梅迪奇家族的財庫資助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德國紐倫堡的光商業盛行造就畫家杜瑞,法國革命不是靠伏爾泰精彩的諷刺文,也不是靠盧梭感人的小說,而是因為中產階級興起,主導經濟,他們希望為自己的企業和貿易爭取合法的自由,也渴望得到社會的接納和政治權力。
l 能管理錢的人,能管理所有的一切。
l 一般情況下,我們用生產力來評價一個人的能力,戰時的標準是看一個人的破壞力。
l 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總是會透過暴力或和平方式重分配財富。
第九章、 社會主義的歷史歸宿
第十章、 史證顯示:好政府不民主
l 不流血,一樣可以革命
l 民主政治,導致貧富的嚴重對立: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他替蘇格拉底代言,譴責雅典洋洋得意的民主是階級暴力、文化頹廢和道德淪喪構成的混亂:「民主派把禁慾行為視為不夠男子漢……他們把侮慢當教養,無政府當自由,浪費當高尚,無禮當勇氣……作父親的和兒子平起平坐,甚至畏懼兒子,而做兒子的和父親沒大沒小,不怕父母……為師者要拍學生馬屁,學生則輕視老師。……老人因為不想被視為老古板、太威嚴,就開始模仿年輕人。……還有兩性平等和自由,市民遇到一丁點威權就躁怒,他們甚至不再守法,不管是成文法或非成文法,這就是滋養獨裁集權的溫床。物極必反,獨裁會接續民主,最可怕的獨裁政權和奴隸制度,總是出自最極端的自由。153
l 民主政治是所有政體中最困難的制度,因為它需要廣泛而普及的知識,而我們一般人擁有權利時,往往忘了我們也該擁有智慧。我們的教育普及了,但是智慧卻永遠被大多數愚蠢的人所阻礙不前。158
l 我們當中被現代藝術搞過頭的風格(一堆無意義的色彩組合,廢物篇湊在一塊兒,不協調的各種噪音)嚇到的人,無疑還困在過去,不能欣賞實驗的勇氣。這些胡鬧玩意兒不是做給一般大眾欣賞的,而是給那些易上當的中產階級買家,他們被拍賣家催眠了,任何新的東西,不管怎麼醜惡,都能讓他們興奮。以往,貴族階級的標準和品味,讓藝術家的想像力和個人風格維持在作品可以讓人看或聽得懂,在能夠彰顯生命意義的範圍內,作品個部分以和諧、合邏輯的方式整體呈現。民主制度無法發展出像貴族政治那樣穩定的標準和品味。如果現代藝術迷失在作怪裡,那不僅是大眾的品味讓它庸俗化,也因為古典藝術已經無法產生新的風格和形式,而現代藝術在追尋新的模式、風格、規則和方法時,仍在摸索、掙扎。159
l 真正的民主,是人人都有受教權:雖然人類天賦不平等,但他們應有擁有幾乎平等的機會和教育資源。人類的權利並非任公職、掌權力,而是獲得培養、訓練那些能力的權利。真正的民主是,人人都有受教權。160
第十一章、 戰爭是歷史的常態,和平不是
第十二章、 誰將發展?誰會沉淪?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