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1889年生於倫敦;父母都是雜耍場裡的喜劇演員,父親因酗酒過度,37歲就病逝了,卓別林和母親及大他四歲的同母異父哥哥西弟尼相依為命,住在陃巷,經常三餐不繼。
「幼年的貧困,使我不能像一般的孩子,接受正規教育,我幹過報僮、印刷工人、製造玩具、吹玻璃工人、醫生的小廝富室的傭僕等......我的內心,卻始終未曾忘記要當一個演員的願望,這是我一直嚮往的終極目標。」卓別林在他七十五歲時發表了自傳,對他的童年,如此描述。
八歲時,卓別林便輟學加入了「蘭凱霞」歌舞團,開始了一生的演藝生涯,先後在倫敦劇團及馬戲團裡擔任了一些小角色,但卓別林別具創意的演出,卻也闖出了一些名氣。
1911年,卓別林隨劇團到了美國紐約,幾個月的巡迴演出,深受美國觀眾讚賞,不久加入了「楔石公司」,開始演起電影隨後在「愛森奈」、「互助」、「第一國家」等影片公司拍片1918年,卓別林自組了「聯美公司」開始獨立拍片,他一生中共拍了八十二部影片,除了「香港女伯爵」是彩色有聲片外,其他大多是黑白的無聲默片;他的作品全是自編、自導、自演,晚期的作品如「凡爾杜先生」,更是自己作曲配樂,集作曲家、演員、導演、詩人、作曲家、哲學家、思想家於一身,堪稱是全能的大藝術家。
他的喜劇片不同於一般的鬧劇,它是悲劇、喜劇的混合,笑中有淚,十分發人深思。大半生在美國奮鬥成功的卓別林,後來卻飽受政治迫害和誣衊,這位信仰自由的和平保衛者,終於在1953年長期隱居瑞士,而不願再回美國
二十世紀多位知名人物,如愛因斯坦、卡羅素、魯賓斯坦蕭伯納、沙特、邱吉爾、胡佛、羅斯福、甘地等,都曾和卓別林有所會悟甚至深交。
1977年底,卓別林病逝於瑞士,享年八十八歲。
來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225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