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二月, 2016 22:59
以下為PaGamO談補救教學
https://goo.gl/o1jvFF
11 十二月, 2016 22:59
以下為PaGamO談補救教學
https://goo.gl/o1jvFF
30 元月, 2016 18:05
有夥伴問:均一與PaGamO兩者在教學扮演什麼的角色?如何運用?有何不同?
應該這樣說在均一教育平台的各項功能(影片與題目),無論有沒有建製「題庫」讓各位出題使用,看完均一教育平台的影片或完成題目,我把均一當成教學的「前測」。
如下圖在均一教育平台,學生完成數學技能,若學生已達到「精熟」,不代表學生對該單元概念已透徹了解,因美國K12數學比台灣簡單很多。當學生在家做完均一題目,教師亦在課堂上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起討論與檢討,若想要再確認學生是否觀念清楚,PaGamO的角色是「後測」,透過Pa統計資料,可以較能確認學生大部分是否達到「基礎」等級,老師教學後安心工具。
(閱讀全文)
18 元月, 2016 01:36
18 元月, 2016 01:20
18 元月, 2016 00:35
►1、若教學診斷第一部曲做好,接下來即是接受「段考」的考驗(總結性評量)
►2、段考考完可以跟教務處要各題通過率資料(若你們學校有用讀卡機者,皆可以拿到)
►3、將通過率低的題目拿出來跟學生一起檢討與討論。圖中黃色方框部份為答對率低者,我們不需要每題都去講解。直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答對率低者有可能是學生觀念、概念不清或有可能學生未接觸過內容或議題。若可以再輔以出題的鑑別度會更加清楚(教務處亦可以拿到)
►4、資料運用的第二部曲是為第一階段平時教學診斷遺漏部份或觀念不清做補充或加強。
18 元月, 2016 00:23
21 六月, 2015 17:19
104教育會考成績公布後,
媒體開始一系列報導偏鄉教育、弱勢學習、補救教學等教育問題,
其中,弱勢學習與補救教學問題,最被放大檢視,
這些問題,年年被拿出,年年皆沒有太多的改善,
但,這不是偏鄉才存在,
它普遍藏匿在我們教育現場,
關於補救或學習弱勢,
有方法的老師,加減帶起一些學生,
沒有方法的老師,只能選擇重頭教起,至於成效如何?
不知,但至少對得起教育良知,我曾經認真補救過你。
02 二月, 2015 18:47
教務處這次真棒,我"卡意"學校第一次用這樣形式上輔導課。
原因:
2015年礁溪國中寒假輔導課開課方式:是讓學生自己選他們想要加強的科。
這樣以學生需要為主,覺得真棒!
公民科開了兩個班(一個班總堂數4堂課),只有4節課,講公民最容易犯錯病症即可。
不管學生程度如何,光他們願意主動想學習心,讚。
不知學校這樣形式可維持多久,但今年寒輔可以如此,
真很值得嘉許,是突破。(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