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二月, 2014 13:02
103_3-1-1_本年度辦理家庭教育主題活動_母語傳承(越語)
由 jwow0928 發表於 [ 03家庭教育活動 ][ (0) 迴響 ] [ (0) 引用 ] [ (372) 閱讀 ] [ (0)

103_3-1-1_本年度辦理家庭教育主題活動_母語傳承(越語)
本年度辦理家庭教育主題活動
宜蘭縣學進國小執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活動計畫成果報告
壹、依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執行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計畫作業原則辦理。
貳、緣由:
本校新住民學生的一方家長有不少是越南籍,為了讓孩子能了解家長小時的成長環境及其母語,使孩子能更認識家長的文化背景,也能以中文外的語言進行溝通。
參、目的:
一、透過母語的學習讓家長與孩子能藉由共同語言的溝
通,讓親子溝通無礙。
二、讓孩子認識母語,進而培養國際觀的視野與胸襟。
肆、辦理期程:103年7月1日至104年1月31日
伍、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協辦單位:學進國小
陸、辦理類別與活動內容
六、辦理母語傳承課程:
協辦學校 | 場次 | 時程表 | 講師 姓名 | 參與人數 | 活動目標 |
學進國小 | 6 | 103年7月1、2、3、4、7、8日上午8時30分至11時40分,共22節 第一梯次8節(7/1~7/2) 第二梯次7節(7/3~7/4) 第三梯次7節 (7/7~7/8) (課程內容:越南基本問候語及常用句、歌謠、文 化、食物) | 潘 玉 女 | 7/1、2 -12人 7/3、4 -11人 7/5 -11人7/6 -7人 (2位參加其他活動,2位請假) 計34人次 | 一、能增進新住民子女在家庭生活溝通良好。 二、對新住民家長與學校老師互動關係良好暨自我概念效能提昇。 三、透過母語的學習讓家長與孩子能藉由共同語言的溝通,讓親子溝通無礙,且讓孩子認識母語,進而培養國際觀的視野與胸襟。 |
柒、活動計畫經費及參加人數:
辦理項目 | 計畫件數 (件) | 核定計畫經費A(元) | 計畫執行經費B(元) | 經費執行率(B /A) | 繳回款(元) | 參加人數(人) |
母語傳承課程 | 1 | 10500 | 10500 | 100% | 0 | |
總計 | 1 | 10500 | 10500 | 100% | 0 |
|
捌、成果效益:
(一)建立新住民家庭親子良性溝通,並能讓孩子認識家
長以前的生活環境,而能接受家長與自己不同的成
長環境。
(二)增進新住民家庭及其子女溝通上之基本能力,以提
昇學生之生活表現,進而協助人際互動與生活適應
能力。
(三)新住民子女知道學校裡有跟他一樣的家庭組成,也
更有認同感。
(四)學習過程中大家的互助與互相幫忙,尤其高年級孩
子能協助低年級小朋友完成一些作品。
玖、活動計畫照片
(六)辦理母語傳承課程
說明:老師教簡單的問候詞。 | 說明: 請小朋友互相用越南語 進行簡單問候。 |
說明:老師教小朋友唸1~10 | 說明:請小朋友上台數字與越南 文字配對 |
說明:教越南數數「十幾」唸法 | 說明:教完童謠,請小朋友開口 唱「這隻蝴蝶」 |
說明:介紹越南粽子 | 說明:教小朋友做越南梅花(黃色的哦!跟台灣不同。) |
說明:小朋友和作品合影 | 說明:介紹越南美食 |
說明:教小朋友包越南生春捲 | 說明:小朋友動手製作囉 |
說明:進行筆試 | 說明:進行筆試 |
說明:製作斗笠 | 說明:斗笠成果合影 |

拾、結論與建議:
這是學校第一次申請母語傳承項目,一開始詢問新住民(越南)孩子的意願及參加的梯次,只有四位小朋友願意參加,還有些小朋友一放假就要回越南,造成人數極少,後來放假前直接給孩子上課的通知單,沒想到大部分家長都願意配合,讓每梯次都有將近11~12位小朋友,而在築親庭的引薦下聘得潘玉女講師,潘老師很厲害能設計不同的課程,除了越南常用語、歌謠外,讓孩子認識越南的文化與生活環境,配合課程認識越南梅花(黃色)教小朋友做立體卡片、越南涼捲DIY、越南斗笠,使孩子不只會說越南語、唱越南歌謠、更認識越南文化、食物等,對孩子而言收穫滿滿,瞧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可以知道這是一次成功的母語傳承活動,雖然孩子還是得看著資料唸,不過願意開口說,並了解媽媽小時的生活環境與文化,就是令人欣慰的。
全校目前有18位越南新住民孩子,但暑假是家長帶孩子回母國的最佳時機,因此要能把孩子都找來上課,其實有些困難,幸好這次家長大多願意讓孩子到校學習,但如果有膳食的編列,相信家長會更願意讓孩子利用暑假學習。這次有位孩子原本無法參加,因為家長需要上班,下課無法接回,最後我只好答應放學後載他到安親班,家長才放心讓孩子到校,但也有很配合的安親班,早上載來放學接回,當然相信家長一定多支付了些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