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十月, 2006 17:23
這兩天進行第三章植物的構造與功能教學ppt的製備工作,發現南一版將植物的構造與功能單獨編成一章,但課文的編寫有一些不合理之處、、
3-1-2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5/resource/6867/75657
如在學生上不具任何分類概念時,即出現被子植物,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等名詞,而且一、二章未出現任何有關代謝,酵素的概念,所以光合作用反應需要酵素參與,光合作用是一種合成的作用等核心概念,很難建立,表面上這個版本涵蓋了很多概念,但其實都是破碎,片段的知識,對學生建立構造與功能的概念,並無幫助,我想學生學完這章後,在光合作用的概念會比國小深入嗎?大概只是多背了光反應、暗反應、反應式等名詞吧了!
其實部編版自然科教科書也將植物的營養運輸與感應自成一章,但他們在前一章即已介紹了代謝與酵素,學生在這些基礎上學習光合作用,理解程度自然不同,而且他們在介紹維管束時,著重以身邊常見的例子,觀察構造,判斷他們的功能,學習主軸不會被分類的知識干擾,應該是較合理的,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每次重作教學ppt,總發現以前做得不好,意思是新的作得更好了!(有點老王賣瓜的味道喔!)第三章教學ppt請參考!
我也覺得這一單元知識很零碎,看似統整其實只是把一堆東西寫在一起..感謝老師分享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