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八月, 2015 20:58
19 八月, 2015 20:58
09 九月, 2013 22:23
自然與生活科技初階輔導員研習筆記 PISA 飛鼠部落
教育政策與教育現場正在進行一場快速而寧靜的革命,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怎麼做?老師們需要更多的訊息,參加這場研習,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做一個橋樑,儘可能的把資源讓更多人知道,開學第三周,凌晨0330搭上往豐原的列車,開始參加輔導員初階訓練,因為不懂得還有好多,我們想站在前面看一看,然後告訴大家這裡有什麼,以下是第一天的筆記
[輔導團初階研習]第一堂---教育部政策宣導
相關連結
大考中心試題 http://www.ceec.edu.tw/AppointExam/AppointExamPaper/102Drse_Paper/102DRSE_PaperIndex.htm
科學素養新式評量 http://w2.dorise.info/slac2013/Download.aspx
PISA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 http://zh.wikipedia.org/wiki/PISA
[輔導團初階研習]第二堂---原住民學教育[以飛鼠部落為例]
相關連結
07 九月, 2013 06:57
親愛的宜蘭縣自然領域夥伴好:
我是102學年度宜蘭縣自然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吳月鈴,在此向大家問好並報告本學期輔導團工作計畫。
「518」是什麼?
面對12年國教,老師們要做的改變千頭萬緒,尤其教育部為提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而有所謂的「518」研習規定,更是讓老師們有點壓力或無所適從。到底什麼是「518」呢?「518」是指 五個主題共18小時的課程,其內容如下:
輔導團的責任與期待
從上表可以看出,除第1 和第5項是不分領域(不分科)之外,「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三項(口訣---有、多、差)都是和學科相關的能力。各校可以透過領域進修機制辦理研習,老師們也可以自行選擇參加相關的研習,但我們認為自然輔導團應該為大家安排好的研習內容及足夠的研習項目,希望能真正協助老師提升精進教學專業能力,並讓老師順利取得所需的研習時數。這是輔導團的責任與期待。
「變,是唯一的不變」
雖然這些研習很花時間,教育部用硬性規定的方式讓老師們很不滿,但我還是建議老師們一定要去參加相關的研習,而且要認真去做,因為這樣才能符合教育部規定,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習真的是「12年國教」後教師需具備的核心概念與能力!
我總覺得面對變動 ( 如當初的9年一貫、現在的12年國教)與其反彈、批評不如面對、創造!自然科老師應該很能體會「天下唯一不變的定律是---改變!」的事實,無論自然環境或人類創造的社會都是一直在改變而且頻率越來越高,死抱「聯考分發」、「嚴管勤教」那一套已經沒辦法培育適應未來、創造未來的人才了!身負「培育人才」重責大任的老師們真的要做好改變的準備啊!!讓輔導團陪你一起面對改變吧!
你達成了多少?
相信很多人想知道自己到底達成了「518」中的哪些課?幾小時?還需補哪些研習?老師們可以算一下自己目前的達成率:
請老師先登入「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去下載自己的研習記錄,再對照「101~102 年8月由輔導團辦理的且經教育部採認的五堂課研習記錄彙整」,就可以算出你已經取得的課程及時數(有些老師有參加輔導團以外的單位辦理的研習,若已經被採認,其時數也可以列入,所以可能許多老師都超過標準了!)(彙整表下方是我的研習記錄,紅色圓圈就是符合518的研習)
輔導團想為你做些事
這個學年度因為我們是8月份才接輔導員工作,且這兩天才拿到102年度的計畫,所以來不及和各校領域召集人討論,無法將輔導團辦理的研習和各校的領域研習結合,這是我們感到抱歉之處。現在我們已將這學期輔導團要辦的研習定出來(雖然只是暫訂、但我們會盡可能完成),希望老師們能將它列入研習規畫並踴躍參加。另外各校在領域時間辦理校內的研習也可以結合「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差異化教學」三個項目,若各校辦理研習需要「講師」或「課程」方面的協助,歡迎和輔導員聯絡我們會盡可能到校服務。
目前預定的研習如下 ( 日期及地點為暫定):
我們就是「學習共同體」
記得9 年一貫之初面對「一綱多本」的新變動,當時擔任輔導員的我,曾結合全縣領域的老師們一起分工合作,收集各單元的補充教材,也曾在研習中請老師們來分享個人的創意教法,我很喜歡那時的合作、分享的氣氛,其實那就是現在最夯的「學習共同體」,就是「教師社群」呢!原來宜蘭縣的老師是走在潮流尖端的!
輔導團誠摯邀請我們所有的夥伴能再次攜手成為「學習共同體」!所以我打算在每次的研習中邀請3-5位老師做5-10分鐘的教學分享!請老師們大方的來分享您的創意教法或教具或點子!其帶大家共襄盛舉喔!
自然領域輔導員
復興國中吳月鈴、張揮鈺、陳怡翔
宜蘭國中鄧燕蕙
今年因為擔任專輔,我本身在日校沒上課(兼補校組長,所以補校有課),但是我會隨時依進度更新教學資源,供大家參考,目前先以我自己做過或社群老師的教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科學方法我想這樣教 (這裡)
2.為什麼要上科學方法?(看影片學科學方法)(這裡)
3即將開學---備課及教材分享(這裡)
以上三個是我歷年上課而且有寫紀錄的部分,我這邊其時累積不少影片....等可用來教科學方法我會盡快整理後分享!
阿簡老師
我的科學方法(這裡)
科學方法到生命起源(這裡)
眉毛人老師
科學方法之黑箱作業(這裡)
....應該還有很多,希望有寫科學方法教學記錄的老師,能在留言版提供連結,大家共襄盛舉,交換教學心得,我們會更進步喔!
30 八月, 2013 07:53
23 八月, 2013 08:38
「讓你作夢也會笑的教學情境是什麼? 」
最近有兩次機會和老師們(包括台灣和浙江的老師)分享一些對教育的看法,兩次我都問老師:「讓你作夢也會笑的教學情境是什麼?」、「你最想要的教室情境是什麼?」,很意外(或意料中?)的沒幾個老師一下就答出來,甚至想了很久也說不出所以然。我自己是在10年前(教學的第20年)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教學情境是:「把講台讓給學生,老師能在台下看著他們發表研究成果」!幸運的是:10年前我有機會和一群願意嘗試的老師聯手讓復興國中全一年級的學生一起作「專題研究」,我們一起在台下看著他們在講台上侃侃而談!那幾年(約5年)的科學探究課程,讓孩子有機會像科學家一樣的探究、發表!感謝科學探究課程遇到的變故,讓我只好向外發展,竟然碰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在各自的學校讓孩子像當年復興國中的學生一樣,用科學方法探究自然界的奧秘,更棒的是:我們聯合打造了一個講台,讓一百多個來自全國北、中、南、東各縣市的學生,有機會聚集在一起,在眾多的小科學家們注視、聆聽下發表!看著他們站在大講台上一起發表、一起討論、一起玩,這是我沒想過的教學情境,是讓我作夢也會笑的情境!這個講台就是「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
「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 台灣少年科學家的嘉年華會!
關於「全國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我在寫給宜蘭縣自然資優方案家長說明書是這樣說的:這是專為國中生舉辦的「科學探究成果發表」及「趣味科學課程」,已連續辦理三年,第一年(100年)在龍山國中舉辦,共有來自宜蘭、台中市、屏東縣、新竹縣和台北市等5校的資優班及科學社團約60名學生參加。第二年(101年)也在龍山國中舉行,有來自15所學校近80位優秀學生齊聚一堂,發表、交流、討論。這次(第三屆)將在交通大學舉辦,有8個學校150多名師生參與,活動內容分為三大項:
一、「科學探究成果發表」:此次共有約32隊報名發表,其中包含本資優方案報名的5隊,每隊發表15分鐘,接受5分鐘提問,請參加發表的組別加強準備,未參加發表的組別到時能認真聽講、提出好問題參與討論。
二、趣味課程:由學生擔任講師及趣味活動主持人,帶領參與的同學進行原理解說、活動進行及趣味競賽等。每一課程(可包含2或3個小活動)時間為50分鐘。共有8個課程(我們負責其中一個)。
三、學長經驗分享:由已上大學的學生來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
(後來夜間有加場神秘課程---20年後科學人雜誌封面設計)
更詳細的緣起說明資料可以在 這裡 看到。
102年發表會的情形可以在以下的活動記錄及心得文中看到
鄭志鵬老師的記錄---這裡 1. 2 . 3 . 4 . 5 . 6
張主任的記錄 這裡 1.
(其餘陸續補錄)
有更多的資料與討論發佈在教師與學生的臉書社團上。
此次活動所交流的學生作品書面和電子檔資料、課程的教材資源等更是龐大的寶藏!這是一個大方分享、熱情交流的歡樂嘉年華會,而會後餘波盪漾---持續的在臉書社團上有更多的討論與交流,有掀起另一波浪潮的可能。
回歸科學的原貌
這個聚會---不是上級規定要辦、不是比賽、沒有公假差旅費、要自己調代課(暑假還是有輔導課的)、師生都要自付一筆不小的車資、食宿等費用,這樣嚴苛的條件竟然還有150多位師生參加,這在台灣實在是「異數」,但這個異數其實只是回歸科學的原貌---探究與發表!
台灣的科學教育雖有不錯的成績(TIMSS、PISA的成績都不差),但和真正的科學其實有很大的距離,只有每年一度的科展,勉強有科學探究與發表的精神,但科展的競賽性質卻讓活動變質,多數老師、家長視科展為少數精英的專利,或升學加分的利器,一般學生很難有機會參與科展,更難從科展中享受科學研究的樂趣。於是我們想要為多數的普通生另闢一個單純分享、交流的聚會,這就是聯合發表會的由來。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teve Jobs
21 八月, 2013 21:45
這年頭各行各業中有各式各樣的「大師」,少數幾個是「名符其實」,多數是「浪得虛名」,許多的大師是經過處心積慮設計後自己喊出來的名號,這讓真正的大師對「大師」之名避之唯恐不及,也讓我在稱人為大師時有所顧忌!所以我要鄭重聲明:我所說的大師從不以大師自居也沒人這樣稱呼過他,只是在我心中他是真正的大師,而以他對自然科學教育的影響來看,他更是真正的大師!
老師可以被說服不能被屈服
最近教育部為了12年國教卯足了力(不管你贊不贊成12年國教或喜不喜歡這個政府,但它的確為了12年國教做了很多努力、而這些努力都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一場又一場的強制研習在暑假中接連展開,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老師(包括我自己)的評語是:主持計畫的教授一開始就說「我知道大家不是自願…..」、種子講師說「oo活動(政策)一學期作一次就很好…..」、xx講師說:「我也不是自願的但是教育部規定….」…,這些動員中華民國所有國中教師、每人至少18小時、有關12年國教的研習,在輔導員口中被戲稱為「518慘案」,而在教師的心中則變成「看衰12年國教的18小時」!帶領者講這樣的話,是要所有老師設法「應付」嗎?這時我不禁吶喊「就沒有人能用12年國教的理想來點燃教師內心的小宇宙嗎?」、「就沒有人能用熱情來說服老師而不用權柄來屈服老師嗎?」,於是那個曾經點燃我的教育熱忱,用行動說服我投入科學探究的老師---陳文典老師很自然的自我心中浮現!
摧毀與新生
回想10年前9年一貫剛開始時,我抱著「看看教育部到底要搞什麼鬼」的心態,第一次踏進國教院(自己主動報名喔),其實我不太記得陳文典老師是否有專題演講,但我深深記得----寫模組,那是第一次聽到模組、第一次知道老師可以自編教材、第一次嘗試做大單元(主題)的課程設計,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知道「以學生為主」的意義。我的第一篇模組習作應該是「蚊子」吧?當我把自認寫得很有系統、很嚴謹的作品拿給老師看時,老師說:你認為學生會這樣想嗎?我差點回嗆:「你管他怎麼想?」,只是我很不服氣的又拿回去改、再一次、又一次…一個禮拜下來(那時很操,連晚上都要上課、寫作業),還是沒完成,但是一週結束時我竟然有:為什麼我以前教書不需要考慮學生的想法與經驗呢?之後在評量試題的設計時也是重複被老師「噹」、有時我都快翻臉了(真的有研習的老師當場和老師翻臉!)!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就是經歷過那樣摧毀自尊、自信的歷程,才有後來回歸教育本質、新生的我!
老師不只是表演者
我記得很清楚陳文典老師講這段話的神情----他問:你們認為老師是表演者嗎?當時我心裡的OS是:當然是阿,教學就是表演的藝術阿!接著老師說:如果老師是表演者,能把艱難的知識用活潑生動的解說讓學生聽得懂,讓學生喜歡這堂課,這樣是好老師嗎(當然是阿!不然咧?)?然後老師說:這樣學生上一堂課和看一場演唱會有何不同?學生看完演唱會也會很高興、很滿足、會唱那些歌!然後呢?學生會覺得自己可以唱得比歌星好嗎?會引發他想去學唱歌或作其他事嗎?不會吧!這就是教育與表演的差別:表演者是用來讓觀眾崇拜、讚嘆的!但老師不是!教學是要讓學生上完課後說:這我也會、我會做得比你更好!我想到了還有…..問題,我可以設法去解決…!也就是說:老師不要當偶像、老師要把舞台給學生!這對當時以「好的表演者」自豪的我而言是當頭棒喝(嗯….醍醐灌頂)!這幾年學生不再那麼崇拜我了,但他們充滿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
那天的聚會是要討論將來課綱修訂時,自然領域學習內容之質與量。主要是要看看目前課綱或教科書內容量是否過多,檢視課綱中哪些是國中小學生必學的核心概念?能否以大概念的方式,從新架構教材細目?也就是要看附錄二的教材細目。由於「讀懂課綱」是當初我受輔導員訓的重點之一,所以我很清楚的知道:附錄之所以為附錄就是要告訴大家那只是參考用的,但沒想到所有教科書商、審查委員、甚至TASA、基測題、甚至12年國教的評量基準規準都以附錄二為聖經!課綱中的教材內容要怎樣寫道才能「不著相」但又能讓老師有所依循,這是難度阿!但其實我想說的是:重點也不在課綱,九年一貫課綱其實寫得相當好,揭示了理想、方向(基本理念與8項科學素養)也提供了方法(附錄四),但完全沒人去看阿!怎麼樣說服更多的老師,激起更多老師內心的熱情這才是究竟!只是妥協的作法是----把課綱寫得更「平易近人」甚至可以按綱操課也是必須做的!
原來藏鏡人是他
會議前跟老師報告了這幾年的動態,說了生物趴辣客和學生的聯合發表會,老師非常讚賞,老師還以為復興還有科學探究課程(復中停掉科學探究課程的事我沒跟老師報告過),這是這次會議中最難以解釋的事!還好有趴辣客和聯合發表會讓我沒脫離探究教學之路!
開完會老師還請我們去吃了一頓台北市區內的超級新鮮海產,而且是道地台式口味喔!比宜蘭的無菜單料理還有古早味!我們第一次只顧吃沒照相!所以等我上首都的車要回宜蘭時已經9點多了!在車上我看到小P和趴辣客這群瘋子在FB聊今天的事:
小P:我覺得陳文典老師影響月鈴老師,然後月鈴老師影響我們大家,那種感覺很特別…(其實是大家的熱情影響了我,不然4年前我已經心灰意冷)。
小P:我有另一個感覺很複雜,就是我這十年,發展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想法...陳文典老師早就寫在課綱裡了,我這十年看課綱大概只有看前幾頁,那個基本能力我大概看到那邊,就確認自己方向正確。後面細目我就不看了...,但是這兩天仔細讀一下,發現東西都寫在裡面了。包括課程概念,教學方法,可以用的素材。如何將科學知識轉成探究教學的切入點都有寫。算是有點被打敗的感覺,又有點被印證的感覺...
皮卡灣老師:我昨晚說的自編教材模組(那是我們前一天的聊天),就是參加陳文典教授和郭重吉教授連手的國科會計畫,那兩三年跟著他們解構自己、重新建構,也開始試圖落實建構主義的教學,所以原來藏鏡人是他!!(原來人是他殺的!!)
昌宏老師:我可以放馬後炮的說...我也是聽陳文典的演講後開始改變教學嗎?然後玩一玩,發現頗好玩,就跑去唸博班了。
阿簡老師:我只有聽過陳老師一次講話,那時候還很駑鈍,沒被啟發到,可惜。
(陳文典老師不是明星型的演講者,但只要參加過他的工作坊很少不被他感化的!你只聽一次演講真是可惜了!不過你天賦異稟、無師自通,完全做出文典老師的理想)
怡嘉老師:先前和他一塊設計評量試題,讓我的思路和想法大轉彎,很感謝他破除我的迷思。
10 六月, 2013 21:18
30 五月, 2013 23:55
27 五月, 2013 09:35
資料引用自:時間:2013/5/24 新聞引據: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4日電)教育部今天公布103學年度免試入學配套措施,會考成績定調為「三等級加標示」,在各校至少釋出25%名額下,可達到「零抽籤」的目標。
(閱讀全文)
21 五月, 2013 10:07
宜蘭縣101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領域教學研究進修共同時間表
時間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上午 |
| 藝文領域 | 國文領域 | 健體領域 | 綜合領域 |
下午 | 社會領域 | 數學領域 |
| 自然領域 | 英文領域 |
宜蘭縣102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領域教學研究進修共同時間表
(閱讀全文)
17 五月, 2013 06:59
30 四月, 2013 22:34
30 四月, 2013 22:23
活動宗旨:
國民中學已於101年起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國小未來將會一體適用,教育部也已將相關法令規定納入未來校務評鑑的重點項目,故委託大仁科技大學舉辦教育研習會,說明校園實驗場所、實習場所、專科教室等,該如何導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措施及相關法規注意事項,會中並由示範學校代表分享建置安全示範實驗室的經驗。 攸關各校權益,請各校務必派請教務主任或相關業辦人員代表出席。
指導單位: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環教及防災教育科
28 四月, 2013 21:5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等學校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研習五堂課
(閱讀全文)24 四月, 2013 10:39
15 四月, 2013 21:54
07 四月, 2013 22:49
20 二月, 2013 22:37
[行事曆]101學年下學期國中自然輔導團行事曆公佈
(閱讀全文)09 元月, 2013 16:43
27 十二月, 2012 23:09
27 十二月, 2012 20:54
27 十二月, 2012 12:36
24 十二月, 2012 22:46
[分享]國家評量人才養成工作坊-相關資料
(閱讀全文)24 十二月, 2012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