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 25, 2011, 11:05
閱讀書單
學期末時跟家長聊天,詢問有關中年級推薦閱讀書單。於是老師上網查了相關資料,找到了一項「台北市97年度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好書評選入選書單」,內容分低、中、高年段及教師用書,供大家參考選書、閱讀時參考喔!(請點選下列附件)
也祝大家寒假快樂,多讀書,長智慧喔!
元月 14, 2011, 13:33
社會家鄉~宜蘭風光延伸學習
配合社會課本第五單元「家鄉的名勝古蹟與特產」,課本內容介紹了台灣各地的名勝古蹟與特產,這回老師希望小朋友深入去了解我們自己家鄉~「宜蘭」當地的名勝古蹟與特產,配合學習單事收集資料!
相關的網路資料可參考:
§ 走讀宜蘭 http://www.digarts.com.tw/yilan/index.asp
§ 宜蘭縣地方文化館 http://qqqq.ilccb.gov.tw/modules/tinyd3/
說明:
一、對於文字上的資料說明,要自己將網路上的資料消化吸收以後,摘錄重點紀錄在學習單上喔!請不要直接將網路上的文字資料,沒有整理就印下來給老師畫重點,要自己試著抓重點紀錄喔!
二、對於圖片的列印有問題的小朋友,可以將檔案mail給老師,老師也可以提供協助列印。希望大家能藉由資料的收集,更加深入的認識我們的家鄉喔!
佳均老師的mail:hoki1100@ilc.edu.tw
元月 08, 2011, 07:36
「驚見泰雅古文物一重見在大同」特展活動訊息
特展活動自99年10月30日起至100年3月13日止假大同鄉泰雅生活館展覽。
本次展覽之泰雅古文物係國立臺灣博物館於1913年至1950年間納入館藏,以宜蘭縣居住於蘭陽流域之溪頭群泰雅人、南澳群泰雅人、大嵙崁群泰雅人之文物為主體。其物件類別為飾品裝置、衣飾穿著、飲食用具、農事用具、文面器具、傳統醫療與占卜、生活用具、馘首器具、狩獵器具等計54件。
本學期四上社會有提及泰雅族祖靈祭,想要更深入認識泰雅族更多相關訊息的話,可以去瞧瞧擴展新知喔!
元月 07, 2011, 03:56
元月 07, 2011, 03:21
健體課補充~快樂天使【乙武洋匡】
配合健體第四單元4-1肯定自我,課文中簡單介紹了乙武洋匡小傳,為了讓大家能更加認識這位生命勇士,老師查詢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喔!有空鼓勵大家去借閱「五體不滿足」這本書來看喔!(以下皆轉貼自網路資料)
快樂天使--乙武洋匡
剛出生時,就被醫生判定為「先天性四肢截斷症」。他出生了,手腳卻沒出生。醫院擔心剛生產的母親無法承受如此沈重的打擊,以嬰兒黃膽嚴重為由,不讓母子相見。
直到一個月後,才讓母親與乙武洋匡見面。沒想到樂天知命的母親,在見到他的一剎那,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竟是「好可愛啊!」,完全出乎在場所有人的預料。她的心情不是驚訝、悲傷,而是喜悅。母子的第一次接觸,對乙武洋匡的一生產生了無法計量的影響。
從小長得像玩具熊寶寶的乙武洋匡,頗受鄰居的歡迎。他的父母從不認為他是殘障者,不但帶著他到處跑,還送他進一般的學校,培養不依賴人的獨立個性。
上了小學後,原本依靠電動輪椅來去自如的他,遇到了自願擔任他級任導師的高木老師。為了避免他因為坐電動輪椅產生優越感,及喪失鍛鍊體力的機會,高木老師禁止他乘坐。
與一般正常小孩一樣,乙武洋匡最期盼的就是下課時間,體育課則是他的最愛。在從事這些運動的過程中,他從未受到排斥,同學甚至於為他設定他專用的「乙武規則」,使他能持續對運動的興趣。
他說:「沒手沒腳也可以活出快樂人生。」因此,四肢不全,短手短腳的他,從來不拿殘障當藉口,不但學打籃球、棒球 !;還學游泳、賽跑。在學習路上,更常主動出擊,爭取各種機會,表現自己的信心與特色。
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存在,為了不浪費上天賜予的生命,充分活用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特色,抬頭挺胸驕傲的活下去。他深刻體認:「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因此,考上日本名校之一的早稻田大學以後,他親自上書校方,提出改善對殘障者不便的設施,並加入學校周邊商店及社區的改造活動,更積極到各學校團體,甚至國會演講,以實際行動推動「無障礙空間」和「心靈無障礙」的公益活動。
父母的放任及信任讓乙武洋匡逐漸長成獨立而有自信的人。也正因為如此,他竟然不曾察覺自己的殘障,直到過了二十歲,面臨就業問題,他才發覺自己與別人大不相同。別人眼中的他,也許可憐又可悲,但是他從不這麼想。
他認為,既然上天給了他這麼獨特的身體,這個身體就是他的特徵,也是他的長處。很多人看到乙武洋匡如此開朗、幽默、風趣,不禁懷疑他難道沒有沮喪或是低潮的時候?沒有人相信像他這樣一個重殘的人會如此地快樂,而且快樂得令人嫉妒。可是乙武洋匡真得很快樂,而且他很愛自己。他承認身體殘障的人一定會有痛苦及無數的傷心經驗,但他把這些都當做是別人家的事,全然不放在心上。
「五體不滿足」這本乙武洋匡的自傳於一九九八年出版後,短短七個月內銷售了380萬本,使他成了超級作家。但他自認只是一個普通人,很邋遢、很愛玩。成名以後的他與以前沒有兩樣,他還是從前那個「笨蛋乙武」。
對乙武洋匡而言,幸運及幸福都是周遭的人所賜,如果失去了他們,他的人生將是一片黑暗。他不但一天天長大,而且長得比一般人更健康,不在他的軀體,而在他的心智。
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特徵而苦惱。奇妙的身體,是上天送給我最有創意的禮物。」
他認為「人生不會因為有手有腳就變得完美,也不會因為身體的殘障就注定了不完美。」
若問乙武,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活著的尊嚴」。他引用海倫凱勒的話說:「殘障固然不便,但絕非不幸!」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肯定他人,發現「自己該扮演的角色」,透過努力與貢獻,抬頭挺胸快樂的活下去。而他存在的本身,就是對生命的禮讚與鼓舞。這就是乙武洋匡,一個把悲劇演成喜劇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