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五月, 2011 16:46
宜蘭縣員山國中推動全校師生每日定時共同閱讀實施計畫
壹、計畫依據: 宜蘭縣政府100年4月6日府教終字第1000049194號函。
貳、目的
一、 培養師生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營造校園讀書風氣。
二、 透過閱讀提升學生學習力,培養穩定心性及自我積極學習態度。
叁、實施對象:本校全體師生。
肆、實施時間
一、 自100年4月21日起,週一至週五每日上午7:50至8:00實施。每次實施時間以至少10分鐘為原則。
二、 假日時間鼓勵家長與學生進行親子共讀。
伍、實施原則
一、 學校各班應建立班級圖書角,以利學生閱讀。
二、 訂定校內班際圖書角圖書巡迴制度,增進學生閱讀質量。
三、 鼓勵學生向圖書館借閱圖書或自行攜帶閱讀文本。
四、 共讀時段不安排其他活動。
五、 以增進學生閱讀興趣及習慣為主,不另安排測驗或書寫學習單。
六、 持續不間斷,每天都要閱讀;閱讀時間每日至少10分鐘,可視實際需要調整增加。
七、 閱讀推動方式不拘形式,以個人閱讀為主,不需進行教學設計,但亦鼓勵老師向學生說故事,進行閱讀帶領,吸引學生閱讀興趣。
八、 鼓勵國文教師可於領域教學中指導課外閱讀,及多元閱讀活動,以發揮共讀效益。
九、 建立成果網頁暨首頁超連結,提供校際分享及爭取家長認同。
陸、預期效益
一、 型塑校園閱讀氛圍,引發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力。
二、 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及終身學習的態度。
三、 推動定時共讀每天只有十分鐘,但帶給孩子一輩子的影響。
柒、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
附錄:
推動晨讀、定時共讀成功因素(賓靜蓀、張漢宜與李岳霞,2010)
一、 師長以身作則
校長、老師是閱讀的領航員,也是示範閱讀樂趣的最佳人選。
二、 從唸讀開始
校長 老師、家長一開始透過唸讀、朗讀好的文章,從閱聽開始,是啟動共讀(晨讀)、吸引學生進入閱讀世界最好的方式。
三、 持續不間斷
「習慣」要成自然,平均需要六十六天不間斷的練習。要以「十分鐘」為門檻,不是要限制「只有十分鐘」,而是要透過一個簡單容易達成的目標門檻,日復一日養成習慣。
四、 不檢驗成果
研究顯示書寫「閱讀心得」或閱讀作業,會降低學生閱讀的動機,推動定時共讀請學校不要讓學生書寫學習單。
五、 增加談論、分享的話題
同儕與友伴是養成閱讀習慣的重要動力,孩子閱讀數量不如預期,最大原因在於缺乏同儕之間的好書推薦,透過談書,孩子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書籍,並提升閱讀動力。
六、 藏書環境
共讀(晨讀)要讓孩子無處不逢書。除了請孩子各自帶最喜愛的書,班級閱讀角落或圖書館經營也很重要。按照學生最想讀的書單,整理出班級希望書單提供學生取閱。
參考文獻:
賓靜蓀、張漢宜、李岳霞(2010 年9 月)。全面啟動,晨讀十分鐘。親子天下雜誌,16,12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