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月, 2020 10:29
上了高年級,孩子們汲汲於學習,忙碌中更顯充實。
是該充充電的時候了,趁著期末評量告一段落,走出教室。美好的午後就來個古早味的閒適,好好感受田園風光吧!
炕窯是早期農閒之餘,在田裡堆土燜熟食物的方式。蘭陽平原的冬天寒冷多雨,在田裡享受炕窯之樂,不若西部常見。不過,拜現今休閒活動盛行之賜,不管是大人想要回溫童年樂趣,抑或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不少農場皆提供炕窯的服務。
廣興農場走了好幾回,一直覺得是老少皆宜,創造歡樂回憶的好去處。非假日的午後,遊客不多,像是自家庭院般逍遙,孩子們聽完大哥哥的說明,先從堆疊泥塊開始,依序放柴火,點了火,把泥塊燒得通紅。過會兒,火熄之後再放入食材,推倒泥塊覆蓋在食材上面,最後再一鏟一鏟的覆上沙土,藉著土堆的熱度將食材悶熟。等待的時間可不能閒著,旁邊放著許多早期的童玩,像是獨輪推車、多人大木屐、高蹺、木馬等,這群大孩子可玩得瘋呢!像個天真無邪的小娃兒,滿場飛舞,玩到飽、玩到滿啦。偌大的農場,還有可愛的動物,更有膝蓋深的池子供遊客摸蜆,可惜現在是冬天,要不然可以讓大夥兒著下水摸蜆兼洗褲唷!
這群精靈們玩得太盡興了,差點兒忘了土窯裡的美味,也差點兒趕不回學校放學呢!原本要當做午後點心的地瓜和玉米,就只好各自帶回家享受囉!
28 四月, 2020 14:54
19 二月, 2020 14:27
這真是體力與耐力的考驗呀!
東北風吹拂下的北台灣,濕濕冷冷早已司空見慣,但此行卻多了幾分天候擾亂行程的擔憂。一大早冷風襲面而來,略顯寒意,難得可以自己購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有點像是自助旅行的校外教學,孩子們比預定集合時間還來得早,大夥兒難掩興奮之情,哪在乎天氣呢!魚貫上車,巴士舒適平穩地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不知覺間抵達台北市,下了車迎接我們的是高聳的101大樓,像巨人般歡迎每位造訪台北的遊客。
課文建築界的長頸鹿提及的101大樓,如今矗立眼前,站在建築物下更顯渺小。其獨特的建築設計風格,隱含許多中國古代富貴吉祥的意象,入內搭乘高速電梯來到觀景臺,眺望整個台北市景色,那居高臨下的遠界,頗有從太空看家園的壯闊和胸懷。
告別101大樓,搭乘淡水信義線捷運往北行,將近一小時的車程,穿越台北市來到新北市的淡水,感受東北季風最濕冷的寒意。中午時分飢腸轆轆之際,大夥兒趕到阿給小店,來碗熱呼呼的阿給加魚丸湯暖暖身,品嘗在地風味。
往返淡水與八里間的渡船是在地人的日常,更是旅人的行腳註記。相同的渡輪,不變的淡水河,迎著季節獨特的海風,船上的遊客隨著起伏的波浪,編織旅途的美夢。冬日霪雨中霧茫一片的河口,孩子們領略到課本中那東北季風來襲下,那股海風刺骨的蒼勁。轉搭公車到了十三行博物館,探索這搶救遺址而興建的博物館,導覽解說的大哥哥詳細說明十三行文化豐富的內涵,並從各項出土文物中回溯先民生活環境,讓課本提及的臺灣史前鐵器時代的文化,更加寫實。
陰雨讓白天更顯短暫,返回淡水後快步前往最終一站—紅毛城。傍晚時分,仍不減遊客的興致,一賭外頭一字排開的各國國旗標記了紅毛城歷史的主人,歷經主權更迭與戰火洗禮,三百多年來仍屹立淡水河口的山頭。主堡旁的前英國領事官邸,西洋建築中仍可窺出中國文化元素,官邸格局與裝潢相當講究,可見當時英國殖民版圖擴張下國力的象徵。
夜幕低垂,終於完成一天的既定行程,最後當然要讓孩子們感受一下老街的人氣。返回捷運站途中,這一小段熱鬧如夜市的淡水老街,孩子們自在的東逛逛西瞧瞧,感受獨特的老街文化。
今天每個人的「11號公車」真的很盡責,如果帶計步器的話應應該破萬了唷!希望此趟行萬里路的收穫,除了帶給孩子印證知識的機會外,並從中學習到活動規劃與執行的經驗。最後,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有你們真好,感恩!
14 二月, 2020 14:54
親愛的家長:
您好,去年四年級國語課上到《建築界的長頸鹿》時,提及了101大樓的造型與阻尼器,當時即興起帶孩子參觀的念頭。今年湊巧101觀景台到年底前提供了「史上最容易接近天空的機會」優惠方案,因此預定11/28(四)安排一趟台北行,除了好好參觀101大樓外,並配合社會領域介紹《台灣歷史》與《大航海時代的台灣》,順道前往淡水參觀十三行博物館與紅毛城。
活動當天7:20於羅東轉運站集合,搭乘國道客運(首都客運)前往台北,於信義區行政中心下車後先參觀101大樓,再搭乘捷運至淡水,轉搭渡輪至八里,前往十三行博物館,再後續返回淡水繼續紅毛城行程,預估17:30左右返抵羅東轉運站。
當天請孩子準備悠遊卡(支付交通費,儲值餘額請大於500元)和健保卡(身分證明)。101觀景台門票、中餐與旅遊平安險由老師負責處理,個人物品(含飲水與食物)請以簡便背包為原則,方便攜帶與行動。
13 二月, 2020 11:42
校外教學總有新鮮事,這學期安排羅東林業文化區內自然教育中心課程—龐德(Pond)工作室,來個水生生物大調查,穿青蛙裝(沼澤衣)下池喔。
這是很獨特的實務經驗,比平日自然課中的觀察來的深入,學習生物資源調查方法,並且實地觀察濕地生物種類與環境。
首先大哥哥幫大家上一堂課,認識常見的生物調查方法與水生生物的構造,同時學習記錄生態調查。 接著全副武裝,準備下埤塘囉。你看,每個人興奮的模樣,準備大展身手,實地操作調查工具,拿著所有的「家私」(底棲撈網、臉盆、儲物箱),開始進行捕撈。 眾人在埤塘中一陣翻攪,拎著戰利品返回教室,下一步觀察捕撈的貝類特徵,逐一記錄在生態調查紀錄表中,進行分析,藉以了解濕地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聯。也期待孩子們能更深刻體認生態環境面臨的困境,懂得愛護尊重生命。 放風時間到囉!趁著返校前的空檔,孩子們自在地嬉戲與奔跑,空氣中散發著童稚般的愉悅歡樂。嗯!換了地點上課,收穫一樣多多。
13 二月, 2020 10:09
前些日子因流感宣布停課,就這麼剛好將國慶連假串成一條線,這突如其來的狀況令人不免焦慮起來,離期中考試僅剩幾週時間,深怕嚴重影響進度。
令人讚許的是,回校上課後,孩子們絲毫沒有放長假般的隨興,比預期中更有效率,回來後很快地就將停課放假期間的作業訂正完畢。同時因補課之故,每天一早須補回一節課,如遇打掃更得要提早到校,以免延誤上課時間,孩子們也甘之如飴,盡責的處理工作,絲毫不馬虎。
雖然補課尚未結束,但孩子們應變調整與按部就班的好表現,值得大大的鼓勵一番。湊巧最近購置一臺可抽換模具的鬆餅機,因此決定給孩子最直接的滿足—「拜五臟廟」,大夥兒討論之餘,科全加碼應允指導大家製作糖葫蘆,這下子更樂翻了所有人。
這鬆餅機模具真是方便,先放一片吐司,再把食材一一放上,有荷包蛋、彩椒、小黃瓜和起司片,接著覆上一片吐司,闔上上蓋,藉由機器熱壓烘烤,不消兩分鐘就可烤出外皮酥脆的熱壓吐司囉!糖葫蘆更是新鮮,科全阿嬤和爸爸慨然提供砂糖和麥芽糖,交由科全使出看家絕活,煮出一鍋黏呼呼的麥芽糖漿,大家接著串起葡萄和番茄,好好下鍋洗個糖漿澡,再浸泡一下冷水,就成了美味的糖葫蘆。
這紮實飽滿餡料的吐司,配合甜滋滋的糖葫蘆,嗯!超滿足的。感謝科全家人讓大家回味這古早零嘴,增添午茶的風味。親愛的孩子們,繼續加油喔!
12 二月, 2020 11:20
精靈的家人們,感謝有您!
開學以來,班上這群小精靈們努力且盡心盡力的做好各自分內的事,,每個地方都看得到他們的用心。上週二,提出中秋前夕烤肉的臨時動議,讓已經有高年級學長姐沉穩氣質的他們,小小happy一下。從討論過程中發現,孩子們非常熱絡的參與,紛紛慷慨提供,無論食材或器具,林林總總條列出華麗的清單,裡頭盡是孩子們的熱情與家長們滿滿的愛,著實令小女子我感動不已。
當晚,孩子們可忙得很,走廊上桌子一字排開,上頭滿滿的食材,簡直是準備烤通宵,但前置作業的生火,光是讓木炭燒到通紅就花了一小段時間,搧風搧到臉也紅了。待鐵網放到爐火上,隨著紅通通的木炭,歡愉的熱度不斷加溫,正式宣告烤肉好戲上場囉。豆干、肉片配香腸,玉米、魷魚加烤雞,光用眼睛看就已經飽一半了,而這群樂不可支的孩子們,滿到頂的high,邊吃邊聊,好興奮呀!最終曲還要來個爆米花和棉花糖雙人組合,一路烤下來簡直看不到盡頭,直到家長們陸續到校才察覺時間已晚,連預備的團康活動都來不及進行。呵呵呵!意猶未盡的殘念,帶回家跟家人們再續囉!
感謝月娘提前跟孩子們歡度,今晚熱絡的氣氛像施了魔法般讓一切變得美好,每一口都像五星級燒烤般的美味,齒頰留香。更感謝家長們的奧援,協助張羅食材器具外,更配合活動接送孩子,在此致上誠摯的感謝。有您們真好,感恩!
12 二月, 2020 10:59
親愛的家長:
時過白露,銜著闌暑尾巴出來發發威的秋老虎,施了魔法,請大地悄悄地換上秋裝,讓大家感受一下天涼好個秋的愜意。
開學之初,忙忙擾擾之中,驚見孩子們有著不一樣的沉穩,開朗愛笑的氣質不變,滿滿的話匣子依舊,但忙碌卻不慌亂,繁雜卻仍有序,這是過了漫漫暑假後難得又可喜的好現象。趁著中秋放假前夕,讓這群有著高年級學長姐擔當的精靈們happy一下,打算週四傍晚來場「烤」中秋活動。
孩子真的很棒,討論相當熱絡,不藏私地共享,協調出家裡現有可提供的物品,值得大力按讚。食材部分,因為分組分爐烤肉之故,條列出來的項目為孩子與家人討論過的,煩請家長準備該組的數量即可,在此特別感謝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吐司和未列入的食材,老師會另行準備。
活動時間預計從週四傍晚五點開始,其間穿插團康活動,最遲九點鐘收拾完結束離開。麻煩各位家長晚點再來接孩子唷,感恩!
03 十月, 2019 09:00
17 五月, 2019 13:50
第三單元探索與發現,讓孩子從日常生活出發,鼓勵多觀察、多思考,並能主動探索,發生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知識。其中一課提到了臺灣昆蟲知己—李淳陽先生,介紹他面對困境,肯下工夫,並發揮巧思與創意,用珍貴的影像讓世人看到昆蟲世界的奧妙。很湊巧的是,這陣子剛好孩子上完了生態課,對於戶外觀察相當有興趣。既然這一課提及了自然觀察,而這個春末夏初的時節,正是螢火蟲散發魅力的時刻,因此特別安排一趟夜間觀察活動,好好來一趟深度的觀察之旅。
這次邀請的陳漢欽老師是生態觀察的專家,他豐富的知識與實戰經驗,給了孩子精采的生態觀察課。為了讓孩子對螢火蟲有基本的認知,從簡報開始,陳老師把螢火蟲介紹得生動又有趣,逗趣的言談帶動了精彩的對話與討論,一小時的時間真的不夠用,欲罷不能。
接著驅車前往新寮步道,開始此行的重頭戲—賞螢與夜觀。對孩子來說,課室外的學習雖然有趣,但卻也是專注力的考驗。夜幕低垂後,靜謐的山林令人感受到大自然原始的寧靜,一行人緩緩前進,老師邊提醒入山林觀察務必遵守的事項,邊帶領大家進入螢火蟲的棲息地。當眼前出現一閃一閃的小亮光時,大夥兒掩不住喜悅,輕聲地呼朋引伴,哇!好美呀!眾人原地關掉手電筒靜靜地觀察螢火蟲活動的變化,老師同時深入解說生態。我們忍不住伸手隨著螢火蟲飛舞,期待牠能在手中佇足片刻,好有杜牧「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感覺。離開螢火蟲棲息地後開始夜間觀察,我們這群孩子真不是省油的燈唷,一步一趨跟著老師,不錯過任何訊息,老師總能以淺顯譬喻的方式讓孩子們快速認識生物的特徵和習性,甚至進一步與昆蟲接觸,實在有夠讚的。
這趟體驗自然、尊重生態的活動,孩子們收穫滿滿。真感謝陳老師,透過活潑的講述與精準的觀察,把自然知識說到大家的心坎裡,真是不簡單,所以三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了,似乎還沒結束的感覺。
對映蘭陽平原閃爍的燈火,山林的寧靜充滿了正能量的生命力,讓眾人懷著敬畏之心感謝大自然。感謝家長們的協助,還有這群認真的孩子們,讓我們擁有難忘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