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五月, 2018 11:12
宜蘭縣立士敏國民小學106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壹、計畫依據:
依宜蘭縣 106 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實施計畫辦理。
貳、計畫目標:
本計畫擬就整體學校衛生政策、健康體位、口腔衛生等議題進行相關學校衛生工作,以達成下列目的:
一、營造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增進學生健康安全成長。
二、充實學生健康管理的能力,增加學生健康生活技能。
三、強化師生健康優質的服務,促進學校成員身心健康。
四、發展健康促進課程與教學,提升教師健康專業知能。
五、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網絡,推動健康促進學校工作。
參、本校願景
士子:讀書人泛指士敏國小親師生
和樂:快樂合諧、合作創新、健康成長
敏而:創造思考、主動覺知、行動積極
好學:勤奮學習、關愛鄉土、放眼國際
肆、背景及現況分析:
(一)學校背景:
本校位處於蘇澳鎮台泥工廠附近,是一所小型學校,一至六年級含幼稚園共有7班,學 生數共約99人,教職員工17人。低收、單親、隔代、外配、家境清寒的學童有 36 人,雖然弱勢家庭為數不少,家長常忙於經濟重擔,而無法對學童的身體健康付諸更多心力。但是學校還是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當地衛生所、警察分局、團膳廠商合作,到校為學童進行視力牙齒檢查、兩性教育、量血壓及衛教觀念、營養教育宣導…等活動,以培養學童注重健康與衛生的觀念與行為;並持續推動衛生保健育健康促進等活動,學校除國小階段外,並附設幼稚園,平日各項衛生保健與健康議題推廣活動即納入幼稚園學生,本校期許學生由幼教階段紮根,經過國小階段的強化,從小培養正確健康行為與衛生保健認知,養成終身良好習慣。
(二)宜蘭縣蘇澳鎮士敏國民小學健康促進現況SWOT分析:
因素 | S(優勢) | W(劣勢) | O(機會點) | T(威脅點) |
地理環境
| l 位居砲台山下、白米溪畔 l 環境優美、鄉土資源豐富 l 校舍新穎、綠草如茵、綠樹成林 | l 位居蘇澳鎮郊區 l 公車班次少
| l 社區人口逐年減少 l 越區就讀學生多 l 家長口碑不錯 | l 校門口光明路的車輛多 l 空氣污染明顯 |
學校規模 | l 是小型學校,共7班,含 幼教1班 l 全校教職員工約17人 l 全校的學生數約105人 | l 教師課務多 l 行政工作重
| l 易推展各項活動 l 教師配合度高 | l 職員人數少,人力有限 l 學生總量少 |
硬體設備 | l 各類學習資源豐富 l 專科教室尚足 l 成立皮雕教室 l 班班有電腦和單槍投影機 l 有專屬體育館及操場跑道 | l 集合場漏水嚴重 | l 基金會和家長會共同籌備修繕經費
| l 現有設備礙於人力有限,無法有效管理 |
教師資源 | l 教師教學認真,兼具教育熱忱及教學經驗的特質 l 願意與家長溝通 | l 家長意見較多,教師壓力重 | l 提供教師多元進修管道 l 教師進修意願強 | l 教改壓力重 l 只有一班,無研究群 l 藝文教師略顯不足 |
行政人員
| l 負責盡職 l 奉公守法 l 有活力、肯創新 l 具溝通能力 | l 學校行政全部由行政人員辦理,行政業務過重 | l 電腦化行政能減輕業務上的負擔 l 短促人員分擔行政工作 | l 教師兼任行政意願不高 l 行政業務逐年增多 |
學生
| l 守規矩有禮貌 l 具多元性向 l 便於組成各類社團 | l 文化刺激少 l 缺乏自信心、領導能力 | l 可塑性高 l 學習慾望高 | l 單親、隔代、低收入戶、外配家庭多 l 情障、過動學生漸多 |
家長
| l 關心校務 l 配合度高 l 資源多
| l 關心孩子課業和活動的家長和極不關心的家長呈兩極化 | l 擔任班級故事媽媽與圖書館志工 l 強化班親會功能 | l 部份家長對孩童的課業過度關心 l 過動兒學生漸多 |
社區資源
| l 參與校務意願高 l 共辦活動時的互動情形良好
| l 欠缺正確觀念 l 社區人口逐漸高齡化 | l 社區時代來臨 l 社區人口逐漸 l 高齡化 | l 參與動機有所改變
|
伍、計畫目的
(一)瞭解學校教職員工生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健康的相關因素。
(二)營造健康體位優質環境,建立正確體型意識、消除性別歧視並藉動態生活、均衡飲食,提昇學生體適能,逐年降低學生過輕及過重的比率並減少視力與口腔需矯治的人數,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三)鼓勵親、師、生自行評估健康需求,結合社區資源,透過健康教育與活動及健康服務之實施,引導學生、教職員工及社區家長重視健康管理
(四)建立永續經營、自主規劃的健康促進組織與團隊。
(五)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進而提升健康品質。
(六)發展有效的策略及計畫並提供充分的環境支持與服務。
陸、計畫內容
議題 | 推動策略 | 執行內容 | 施行對象 | 承辦單位 |
|
學 校 衛 生 政 策 | 成立健康體位推行委員會組成工作小組
| 1.由校長召集處室主任、組長、護理師、體育老師、教師、家長會代表、學生代表成立委員會及推動工作小組。 2.研討本校需求,訂定實施計畫。 3.定期召開推動工作檢討會議,檢討與修正實 施項目。 | 委員會及團隊成員
| 教導處
|
|
健 康 體 位
| 「健康飲食與健康體位」主題融入領域課程
| 1. 召開課發會進行健康體位課程融入各領域教 學。 2.各領域教學融入促進身體健康主題,低年級彩繪「健康五蔬果」、中年級畫「營養的食物」、高年級設計健康的食譜。 3.多元文化美食展及校慶活動辦理健康食物販 賣活動。 4.辦理學生書包減重計畫,俾確實減輕學童書 包重量,維護學童骨骼正常發展,減輕學童課 業壓力,以促進身體健康及快樂學習。 | 全體師生 低、中、高年級學生 全體師生 | 教務組
學務組 |
|
教育宣導活動
| 1.訂定各項主題宣導週,利用教師晨會及兒童朝會時間加強宣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 2.班親會請導師向家長宣導健康飲食與規律生活對學生的重要 3.利用教室電腦單槍播放相關宣導影片。 4.利用學校校網,定期公佈相關訊息。 5.透過家庭聯絡簿,請家長協助學生在家飲食與運動計畫。 | 全校師生 | 學務組
各班導師
健康中心 各班導師
|
| |
訂定增進體適能方法
| 1.四至六年級學生每學期進行體適能檢測,並公開鼓勵表揚體適能成績優異同學。 2.每星期一三五進行課間活動,運動時間持續15分鐘。 3.每星期二學生朝會時間,師生一起跳健康操。 4.持續推行「早睡早起、吃早餐、均衡飲食活動」。 5.體育老師經常性加強學童體能訓練。 6. 假日及夜間開放校園、運動場、遊戲器材以提供學生運動使用。 | 全校師生
| 學務組
總務處
|
| |
訂定增進健康飲食處方
| 1.宣導營養早餐的重要性,並記錄學生吃早餐的狀況,檢視飲食是否均衡。 2.每學期請團膳公司辦理營養教育講座及有獎徵答活動。 | 全校師生
| 各班導師
總務處 |
| |
辦理促進教師體適能活動 | 1.辦理教職員工健康體適能檢測並提供運動處方。 2.鼓勵教職員工及志工利用時間培養運動休閒興趣。 | 全校教職員工 | 學務組 健康中心 |
| |
舉辦各項體育競賽活動
| 1.舉辦跳繩、搖呼拉圈、籃球、躲避球、跑步、羽毛球 ..等體育競賽。 2.辦理冬夏育樂營,增加學生身體活動時間、養成運動習慣。 3.辦理體育社團(跆拳社、羽球社、直排輪),增加運動學習的機會。 4.舉辦學校暨社區親子運動會。 | 全校學生
| 學務組
各班導師 學務組 |
| |
建立完善之健康服務
| 1.健康中心設有專職校護一名,執行學生的身 體健康檢查,並有效建檔、儲存與運用。 2.健康中心提供各類健康資訊與書籍,供家長與師生參考借閱。 3.廚房煮食人員具餐飲合格證書及具體檢合格 證明。 4.提供檢查合格,符合規定食材烹煮午餐。 5.團膳公司的專業營養師為全校師生調配營養均衡的飲食。 6.舉辦大型活動邀請衛生所、醫院結合辦理健康義診。 | 一~六年級學生及家長
一~六年級學生
教職員工與家長 | 健康中心
總務處
健康中心 |
| |
正 確 用 藥 | 辦理親職教育及家長、志工成長活動 | 1.利用學校班親會、親子運動會及各項家長集會時機,進行各項宣導活動。 2.辦理家長及學校志工 CPR 研習。 | 一~六年級 家長 家長及志工 | 學務組
健康中心 | |
「正確用藥」主題融入領域課程
| 1.召開課發會進行「正確用藥」課程融入各領域教學。 2.各領域教學融入促進正確用藥主題,低年級了解「5不、5要」、中年級進行用藥安全書籤製作、高年級進行用藥安全分組報告。 | 全體師生
| 教務組
學務組 | ||
教育宣導活動 | 1.親師座談會請校護向家長宣導用藥安全須知。 2.利用教室電腦單槍播放正確用藥宣導影片。 3. 成立『正確用藥』學習櫥窗,展示各類保健資訊。
| 全體師生及家長 全體師生 全體師生及家長
| 健康中心
| ||
社區資源 |
| 全體師生及家長 全體師生及家長與社區民眾 | 健康中心
學務組 | ||
|
柒、預期效益
(一)學校衛生政策:
1.凝聚全校師生健康促進的共識及建立共同的願景,全校教職員工生及家長都能感受到學校重視
健康的態度,願意投入健康促進行為。
2.提升整體校園的健康服務,從學生健康資料建立、健康異常矯治追蹤,透過社區醫療資源提供
到校服務等,掌握學生健康資料並納入性別統計與性別分析,作為施政參考及提高家長重視學
生健康的依據。
3.結合社區資源及家長會共同營造以健康促進為發展中心的健康社區環境。
(二)健康體位:
1.藉由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的倡導,養成學生規律的活動,正確的體型意識並增進身體自主及性
別平等之觀念。
2.加強午餐管理,提供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
3.教導學生健康體位正確觀念,並培養學生健康體位與健康飲食知識與技能,降低本校學生體
重過重或過輕的比率。
4.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且藉由學生實踐、體驗、省思的活動中,以真正了解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
的重要。
(三)正確用藥
1.配合親職活動規劃正確用藥各項教育宣導或衛教活動。。
2.加強學生正確用藥概念,培養正確的保健知識。
3.增加學校課程中融入正確用藥相關的創意內容。
工作時程
月次 工作項目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備註 |
1. 成立學校衛生健康促進委員會 |
|
|
|
|
|
|
|
|
|
|
|
|
| ||||||||||||
2.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
|
|
|
|
|
|
|
|
|
|
|
|
| ||||||||||||
3.決定健康議題及目標 |
|
|
|
|
|
|
|
|
|
|
|
|
|
| |||||||||||
4.發展健康促進適切的活動與課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編製教材及教學媒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實施健康促進課程教學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建置與維護健康網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過程成效評價 |
|
|
|
|
|
|
|
|
|
|
|
|
|
|
|
| |||||||||
9.資料分析 |
|
|
|
|
|
|
|
|
|
|
|
|
|
| |||||||||||
10.撰寫成果 |
|
|
|
|
|
|
|
|
|
|
|
|
|
|
捌、計劃組織
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組員共17人,每人依其職責負責任務如下
計畫職稱 | 姓名 | 校內職稱 | 任 務 |
主持人 | 薛文哲 | 校長 | 召集會議及督導小組任務之推行 |
協同主持人 | 黃士駿 | 家長會長 | 整合家長人力協助推展健康服務 |
協同主持人 | 黃曼瑩 | 教導主任 | 策劃及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活動 |
協同主持人 | 林峯欽 | 總務主任 | 校園健康促進學校環境規劃與執行 |
協同主持人 | 陳士頤 | 學務組長 | 體適能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協同主持人 | 黃國樑 | 教學組長 | 研發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及教學資料彙整 |
協同主持人 | 雷明枝 | 幼稚園教師 | 研發健康促進學校相關課程及教學資料彙整 |
執行祕書 | 林宜蓉 | 護理師 | 身體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社區及學校資源之協調整合 |
教育組員 | 陳麗華 | 級任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林易蒨 | 級任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沈玉敏 | 級任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林玉娟 | 級任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許鴻文 | 級任教師/推動領域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劉佩柔 | 級任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方郁佳 | 幼稚園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教育組員 | 莊秋萍 | 幼稚園教師 | 執行健康促進學校教育融入教學 |
總務組員 | 游淑芬 | 會計 | 健康促進學校教育經費管理及核銷 |
總務組員 | 張錦 | 工友 | 校園環境整體性維護 |
組員 | 李雨箏 | 學生代表 | 協助辦理學生需求評估與活動及協助班級與行政單位之聯繫 |
玖、本計畫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改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