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二月, 2019 17:13
09 二月, 2019 00:24
康軒四下第二課 一束鮮花 蔡孟耘
【教材分析】
本課為記敘文,敘述一個懶惰的人,朋友送他一束鮮花後,使他從一個乾淨的花瓶開始一步步的收拾房子,一連串的改變最後讓自己和房子都煥然一新。
課文第一段的形式,與以往學過的記敘文不太相同,是將結果寫到前面的倒敘法。搭配【統整活動一:文章的順敘、倒敘】,我們很清楚這一課的寫作教學重點就在倒敘法的記敘文寫作。
(閱讀全文)24 十一月, 2018 00:26
作文最難改的應該是孩子的語句不通,花了大量的心力批改語句,孩子看到的是滿篇紅,卻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我希望孩子開始寫長篇作文時,可以流暢的表達,就有時間在文章的組織結構多花些時間著墨。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在三年級一開始,就每週寫句子的作業。
~~~~~~~~~~~~~~~~~~~~~~~~~~~~~
(閱讀全文)03 十一月, 2018 00:33
從來,我的資訊能力就是僅限於「解決問題」(例如:合併PDF檔、電腦跑太慢怎麼辦)及「簡單程式使用」(例如:寫部落格、WORD)。
我是噗友哦~但是看人家的什麼行動學習,都只是看看~~因為,學校沒有給學生這樣的設備,我也沒有心思多思考如何使用這樣的設備。
(閱讀全文)21 九月, 2018 17:31
21 九月, 2018 14:19
上學期開始,我就自己訂國語日報放在班上,但是,願意去閱讀的孩子少之又少。
這學期我不放棄,繼續訂閱,但開始想辦法讓孩子去閱讀。
~~~~~~~~~~~~~~~~~~~~~~~~~~~~~~~~~~~~
(閱讀全文)29 八月, 2018 23:41
【教材分析】
一、本課是說明文:
以說明的方式介紹花蓮 馬太鞍的巴拉告,理解這種聰明的捕魚方式,能讓大自然生生不息。
二、教材地位: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說明文,不同於記敘文本,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新課綱的中年級閱讀學習表現著重「認識繼續、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搭配寫作的學習表現則是「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如何從讀到寫?老師必須從一篇篇說明文的課文教學過程,讓孩子從「讀懂」、「懂讀」到能夠用說明表述方式來「表達」。
三、教學思考:
每篇文本都有其獨特性,老師應該掌握教材的獨特性,教出語文的工具性。
說明文的重要特點就是具有知識性,閱讀說明文通常是有目的性的,例如:獲得新知識。我們整理教材所有說明文課文,可看出這些課文分別具備了各種類別的知識,學生從閱讀中獲得新知識,進而拓展其他相關閱讀開闊視野。
指導中年級學生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有其必要性,因為社會課、自然課的教材內容,大多用說明方式書寫的,學生若無法讀懂內容,將產生學習困難。因此,如何讀懂說明文本,就是中年級最重要的學習目標。
【文本分析】
單獨面對文本,閱讀時哪幾個自然段讓讀者來回看?為什麼要來回看?因為有點不懂,所以做了來回的確認。為什麼順著讀卻無法一次就讀懂?這個部分也就是學生容易讀不懂的。
第二段如何打造魚屋,是由下寫到上;第三段介紹魚屋的生態,是由上往下寫,有次序的介紹事物,理解事物的結構與功用,是本課的重點。雖然是有次序的介紹,但是兩段的安排邏輯不同,學生閱讀上就容易產生不理解。因此,教學重點就會放在「如何用方法讀懂這篇說明文」,以及「運用總分句介紹事物」。
【教學設計】
一、本課教學設計主要從「讀懂」、「獲得新知識」和「語用」三方面進行,課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給任務,而不是幫理解;教能力,而不是塞知識。
二、以圖像策略讀懂文章。
三、透過KWL表,自我監控理解,最後能夠展開自主學習。
四、由「畫」寫「話」,能夠用說明的方式表達,介紹生活周遭的事物。
【教學流程】
29 八月, 2018 21:07
26 七月, 2018 23:39
黃金葛這一課的習作有個題目,找主角的心情變化。
這樣的題目是跨段落的,如果只是用提問、找學生回答的方式,孩子只學到答案,卻沒有學到方法。
~~~~~~~~~~~~~~~~~~~~~~~~~~~~~~~~~~~~~~~
(閱讀全文)26 七月, 2018 22:37
備課時,統整活動搭配的語文焦點,就會是這個單元需要融入課文教學的重要知識點。
這個單元的統整活動搭配的是寫物的方法,不僅要在課文中讀出寫法,還要跟著做寫作練習。
~~~~~~~~~~~~~~~~~~~~~~~~~~~~~~~~~~~
(閱讀全文)19 七月, 2018 22:36
課文解析如果圍繞著閱讀理解,那就只侷限在內容打轉了。
讀出寫法,才能從閱讀遷移到寫作。
三年級上學期已完成記敘文基本架構:首段(四要素)、末段(心情感受)、篇章時間式、篇章事件式。
下學期開始進行中間段落語句的豐富,以及如何讓文章更出色。
~~~~~~~~~~~~~~~~~~~~~~~~
(閱讀全文)15 五月, 2018 23:40
01 三月, 2018 16:34
26 二月, 2018 23:23
布袋戲在早期臺灣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代演變,我們已經很難在現今生活中看到布袋戲的演出了,但這項傳統文化卻以另一種形式推展到世界。這篇課文,用說明文的方式介紹了何謂布袋戲及布袋戲演出形式的演變。
(閱讀全文)19 二月, 2018 22:18
大自然有多美?與「我」有什麼關聯?有別於上學期的遊記,這篇課文寫的是「我」所熟悉的景點,「我」就住在這裡。
一、文本分析:
(一)文體:記敘文(記景)
(二)文本表述:敘述、描寫、抒情
(三)自然段:六段
(四)意義段:
1.開頭(第一段):直接點出地點——野柳,與「我」的關係。
2.景點介紹(第二~五段):採用步移法。
▲讀出寫法
移動位置 | 視線 | 視覺 | 情感 |
走進野柳地質公園 | 遠遠向前望去 | 野柳岬就像一隻烏龜,靜靜的趴在海邊。 「仙女鞋」 | 小時候,我最愛聽奶奶說故事。 |
再往前走 | 女王頭她已經站在這裡四千多了。 | 她是在……或是……,還是…… | |
特別喜歡到海邊 | 欣賞 | 高低排列的燭臺石。 | 浪花拍打燭臺石,水珠好像一顆顆雪白的珍珠,真是美麗。 |
沿著觀景步道 | 一邊欣賞,一邊取名字遊戲 | 岩石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 | 各有不同的趣味。 |
靜態描寫:野柳岬就像一隻烏龜,靜靜的趴在海邊。
「女王頭」,她已經站在這裡四千多年了。
高低排列的燭臺石。
動態描寫:大浪撲打著燭臺石,水花四濺,濺起了滿天細白的水珠;那些水珠散落在石頭四周,再慢慢的滴下來,好像一顆顆雪白的珍珠。
3.心情感想(第六段)
(五)教學點:
1.寫景記敘文第一段寫法:以往記敘文第一段用四要素開頭,這一課用「對比」方法,「著名的觀光景點」與「我家就在野柳」、「特地前來參觀」與「我常常在那裡玩」,凸顯「我」對野柳的了解。
2.介紹野柳風光的方法:介紹野柳的主要景觀:野柳岬、「女王頭」、燭臺石、觀
景步道,透過比喻法、擬人法,將看到的岩石做具體的描述,並抒發情感。
3.描寫景物的方法:靜態描寫、動態描寫
4.與三年級上學期學過的遊記不同處:「回到鹿港」、「安平古堡參觀記」是以作者旅遊的角度寫作;這一課則是作者以類似導覽的方式,按順序介紹野柳的幾個重要景觀。
5.標點符號:比較—>野柳岬、「仙女鞋」、「女王頭」、(燭臺石卻沒有任何標點符號)
6.句型:
*一邊欣賞這些奇石奇景,一邊為自己喜歡的石頭取名字,這是我最愛的遊戲。
*「女王頭」站立在海邊,她是在聽著海風的輕唱,或是在看著天邊的飛鳥,還是在等待著遠方的船隻?
7.寫作目標:能用本課的寫法(第二意義段),習寫一篇記敘文介紹自己熟悉的景點(校園)。
8.替文章訂題目:文章的題目就如身體需要頭顱一樣,題的本義是「額」,目是「眼睛」,顧名思義,題目就應該如人的額頭和眼睛一樣引人注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因此,題目必須根據文章內容而訂。以本課為例,可以直接依照看到的景物訂「特殊景觀的野柳」,還能不能有更吸引人的題目呢?我們可以利用聯想,野柳有各種奇岩怪石,經過風化、海蝕,每顆岩石的樣子都相當特別。聯想到美術館裡有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因而訂題目為大自然的美術館。
換一個題目試試看,校園裡有生態池、植物種植區、特色廁所。想到校園處處都是教室,訂題目為活動的生態教室。
二、寫作教學設計
(一)讀出寫法:分組討論(組別多時,可以兩組都做同一段),依據課文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全班進行討論與修正。
(二)取材與結構:寫特色校園,內容安排如何取捨?老師示範第二段寫作大綱,從門口可以看到校園景觀好幾處,但要篩選適合文章主題的地點來寫。小組討論完成其他段落大綱。
(三)搭配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完成介紹綠色博覽會寫作大綱。(也可跳過此步驟,直接搭配校園巡禮,完成作文。)
(四)寫作指導第一段:第一段開頭寫法與以往不同,先分組討論寫在白板上,再一一討論修改。
(五)完成一篇作文。
06 元月, 2018 00:31
這一課與統整活動的【我會寫人物】一起上
~~~~~~~~~~~~~~~~~~~~~~~~~~~~
人物的對話很精彩,又可以讀出說這句話時角色的語氣與含意。
神射手說這句話的語氣如何?有什麼含意?
請小朋友試試看這句話怎麼說
倆倆互相說
由上面的對話練習,可以推論出話語的含意(賣油翁用藍色,神射手用橘色)
賣油翁,由翁這個字可以得知是年紀較大的,推論神射手可能是年輕的(討論的內容我都忘記了)
賣油翁表演油裝入瓶子的那段,用了五個語句敘述這件事有多難。
~~~~~~~~~~~~~
唉,沒有馬上紀錄,就是精彩的討論內容我都忘記了,只記得孩子們【說】得很開心
06 元月, 2018 00:01
這一課我偷懶,直接參考【云團隊備課吧】部落格上的課例套用http://yunteam2017.blogspot.tw/2017/10/12.html
先跟小朋友討論是否還有類似的字(黑板忘了拍照),寫縮頭歌時可以用我們自己想的字,再搭配課本裡的字。
要求:每行字數一樣,要寫滿一頁
創作:小組討論疊羅漢的字,寫成疊羅漢歌
05 元月, 2018 23:37
這一課用了特殊的自述方式,介紹馬告生態公園裡的神木
寫作小練筆:只寫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1.寫學校內的建築、設施
先說,再寫,這一個小練筆,每個人寫出來大同小異,但是沒關係,因為練的是句法。
2.回家找家裡的一個物品觀察,隔天完成第二組練習
這個小練筆就是孩子們個人的表現了,將觀察到的用自述的方式仿寫,寫得不夠好沒關係,因為是第一次用自述的方式寫嘛。
~~~~~~~~~~~~~~~~~~~~~~~~~~~~~~~`
搭配到冬山生態綠舟進行的環境教育課程[水的奇妙之旅],將學習單收集回來,寫一篇 小水滴的奇妙旅程。
這個課程相當好玩,宜蘭的幾個環境教育中心發展出來的課程,都很吸引孩子們。這個課程有靜態、有動態,有操作、有討論,還有發表,校外教學孩子們不是只有玩,非常推薦大家去申請。
課程結束後,我趕緊將全班的這張學習單收回來,正好可以結合這一課的寫作練習。
第一段討論:住在大自然的小水滴會看過什麼、聽過什麼
接著每一段,看著自己的學習單,看小水滴到哪一個地方,看到什麼、做什麼事,要到下一段前,想一個有趣的人的動作或情境,讓小水滴可以到下一關去。
完成一段就來給老師看,老師一個個指導,兩、三段都沒問題了,就可以自己一直寫下去。
結尾用課本的句子。
~~~~~~~~~~~~~~~~~~~~~~~~~~~~~~
自述的寫法,孩子第一次寫,有點難,本來想東想西的,不知該用何種主題來讓孩子寫,沒想到這個校外教學搭配得真是剛好,透過活動過程,孩子們了解水的旅程,最後統整時,老師讓孩子口說發表,將自己學習單上,水從這個點到那個點是如何轉換的說清楚,也因為有這個步驟,孩子寫作文轉換的環節我稍微帶一下,孩子們就很好發揮。
以後都要預約這個時間去,可以搭配寫作,多好!
05 元月, 2018 21:26
圓形色紙其實是去年買錯的!
去年打電話訂購分數撲克牌,對方跟我說還有一種分數色紙也不錯,要不要一起買?
我問了價錢,想著這樣也不會太貴,就訂了跟撲克牌一樣的組數.........
誰知,我的數學計算能力很差,來了一箱我傻眼,看到價錢總金額更是.........
只好用一整個教具箱來收藏(教具箱耶.....就知道有多少了@@)-->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哈
這學期上到分數,很豪邁的拿出來用,一盒還用不到一半。
剛好圓這個單元,要找圓心、半徑、直徑,再豪邁的拿出來一人一張-->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哈
(閱讀全文)05 元月, 2018 21:12
這篇是累積了五個單元才寫的,要看到成果才能紀錄。
期中考前發現孩子們很依賴大人解題,而且不喜歡思考,我上數學的速度偏慢,因為要確認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個觀念上,都是清楚並且正確的,因此安親班的「進度」常比我快,這更造成孩子們已經形成靠記憶學習的模式,而不喜歡去想、看到數字就抓來算。
(閱讀全文)
11 十二月, 2017 00:36
09 十二月, 2017 23:53
29 十一月, 2017 21:36
24 十一月, 2017 16:33
14 十一月, 2017 23:32
30 十月, 2017 16:54
29 十月, 2017 11:33
大約是7月就已選定要用此課作為示範課。
這課在臺灣康軒版教科書,是第二次出現的說明文(第一次在<二下的文字的開始>),本課在三年級說明文有著重要的地位,讓孩子認識說明文、讀懂說明文,並且為之後的說明文奠定閱讀基礎。
~~~~~~~~~~~~~~~~~~~~~~~~~~~~~~~~~~~~~~~~~~~~~~~~~~~~~~~~~~~~~~~~~~~~~~~~~~
*以臺灣是個海島,帶入常見的捕魚方式有哪些
*關於捕魚方式,我知道些什麼?從哪裡知道這個知識的?
*自由讀第一段,自己讀,讀出聲音
從這段課文中,用你的話說說看,甚麼是巴拉告
(請學生寫到黑板上)
*自由讀第二段
這一段這個冒號代表說明用,說明魚屋有哪三層?底層中層上層
讀書要有方法,有時候會讀不懂,像這種說明文,我們可以按照文字把圖畫出來
會讀書的人,可以透過圖像表達出來,將這個魚屋的三層畫出來
*我們再把第二段第三段一起讀,哪些魚會住進來呢?
魚怎麼可以安心生長呢?文章哪裡告訴我們?
(四年忠班小組作品)
(四年忠班小組作品)
(三年孝班個人作品)
(三年孝班個人作品)
(三年孝班個人作品)
(三年孝班個人作品)
大陸學生的作品:
*最後兩段統整
*小小導覽員,看著自己畫的圖,介紹馬太鞍的巴拉告
*統整這節課我學到什麼?並檢視黑板上「想知道的」是否解決,若未解決的,還想要知道更深入的,可以上網、閱讀自主學習。
~~~~~~~~~~~~~~~~~~~~~~~~~~~~~~~~~~~~~
第一次在一千多位老師面前上課,這歷史性的一刻,帶著我們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亮相。
~~~~~~~~~~~~~~~~~~~~~~~~~~~~~~~~~~~~~~~~~~~~
10 十月, 2017 20:01
與朋友討論這一課的備課,順便將自己做的備課留下紀錄
(閱讀全文)07 八月, 2017 22:43
快開學了,備課順便要設想到如何與作業結合
我是這樣想的:
★從識字與寫字能力指標來看,識字部分的指標有兩條,
將這兩條的細項再搭配教育部課文本位的識字語彙策略成分對照表,規劃出四個學期要做的識字重點。
螢光底色為該學期特別重視的練習。
(閱讀全文)08 七月, 2017 09:04
部落格紀錄的通常是我的學習心得,這次我要寫寫當夢系列講師的心得。
(閱讀全文)08 五月, 2017 13:48
08 五月, 2017 12:08
三年級時跟閱讀說明文有關的教學紀錄(點選可連結)
[三上第15週]我們一起不斷練習寫學習筆記~內含說明類書籍閱讀方式
~~~~~~~~~~~~~~~~~~~~~~~~~~
[四上第10週]說明文part1~讀出說明文的寫法
[四上第11週]說明文part2~寫出一段說明文
鋪陳了這麼久,我們要真正開始寫一篇說明文。
~~~~~~~~~~~~~~~~~~~~~~~~~~~~~
(閱讀全文)26 四月, 2016 12:26
22 四月, 2016 12:48
14 四月, 2016 16:48
這學期開學,把作業本分為字本、句本、寫本。
(閱讀全文)13 四月, 2016 11:19
這學期的課程很趕,加上數學我們穩扎穩打的龜速前進,到了第五單元簡直是火燒屁股了!
閱讀題目之前打得基礎很夠,所以這個單元鎖定除法直式計算熟練。
~~~~~~~~~~~~~~~~~~~~~~~~~~~~~~~~
(閱讀全文)01 四月, 2016 16:22
這幾週忙到暈頭轉向,只能在備課時先抓住重要觀念,上課時拍照留念,連記錄的時間都沒有,但頭腦真的很容易就忘了,等到有時間時,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只能零星記一點
用倒敘法好了......(也可以從最下面看上來)
~~~~~~~~~~~~
(閱讀全文)25 二月, 2016 16:19
24 二月, 2016 14:40
是這樣的,最近FB上看了一部數學備課教學影片:
國小數學備課模式第1集 階層式數學
我開始著手跟著一步步分析自己手上的數學教材
這是老師自我成長的一種練習
影片看了很懂,但真正自己做了才知道一直卡住,需把影片定格再學習一次
都說『聽』,是一回事,聽了好像都懂了,但『做』又是一回事,不斷遇到卡點,所以,聽了研習一定得做啊!
(閱讀全文)02 二月, 2016 16:34
還記得去年7月時一千七百多人的研習嗎?
(閱讀全文)23 元月, 2015 16:20
這樣一頁內容,感覺可以很快的上完
有了多次低年級經驗,有許多孩子會在這裡搞不清楚,所以我下了一點工夫讓孩子操作練習
~~~~~~~~~~~~~~~~~~~~~~~~~~~~~~~~~~~
第一節:
老師講解觀念,並記錄到筆記本上
第一題是抄老師黑板上的重點
第二題自己出題,給隔壁夥伴寫答案(右)
第三題是老師看見有個小朋友出了這個題目很棒,請大家記錄下來(左二)
回家功課出三題練習
~~~~~~~~~~~~~~~~~~~~~~~~~~
第二節:
先請小朋友兩人一組,在小白板寫上跟老師黑板一樣的字
接著老師出題,請小朋友用橘色(代表十)白色(代表一)積木排出來
記得寫上十位和個位,將積木排在定位板下方,並寫出數字
從定位板上可以清楚看出答案
老師出的題目是
(4)個十,(2)個一,合起來是( )
確定小朋友都知道遊戲規則後,出第二題
(9)個十,(8)個一,合起來是( )
完成的舉手,老師過去看
接下來是挑戰題,在這種問題容易出錯的其實是10個十以後的數字,排了積木加上定位板上的數字,可以很容易看出答案不出錯
挑戰第二題,是課本沒有的哦!
這次我們不排積木,直接在定位板下寫數字,答案一下子就出現了
這題非常難哦!
讓全班自己獨立完成這一題,確定每個小朋友都學會了
~~~~~~~~~~~~~~~~~~~~~~~~~~~~~~
經驗讓我知道孩子在那裡容易出錯,所以容易在那裏產生教學點。
透過操作,孩子更具體的理解定位板的意義,以及如何使用。要感謝數理系同事給我的靈感,在分享的時候提到定位板的多用途,我忽然發現原來如此就可以簡單的解決低年級在這個觀念的困擾。
~~~~~~~~~~~~~~~~~~~~~~~~~~
2016.2.20回覆小俠老師
老師你好
昨天今天我的班正在上這一單元,遇到了問題,請你幫幫忙
好幾個學生會回答:有3條橘色積木,一起數數也會數出1個10、2個10、3個10,老師拿著3條橘色積木再問:
總共有幾個10,學生回答:30個10。怎麼辦?反覆操作還是亂亂回答
我一看見您的提問,我有點不知應該如何做,於是,請教了謝淯婷老師
學生的問題在[沒有察覺集聚單位的改變][對單位的描述無感]
您可以在黑板上寫出來(下圖),讓學生去看到
3個和30個分別代表甚麼
有兩個圖做比較,學生才能知道30有兩種描述方式
老師示範完後,再讓學生也試試看,形成具體操作記憶
做數,比較,歸納,結論,練習-->走過一遍才有用
我和謝老師一致認為,老師佈題時需要寫出來,若只是用口頭提問,學生不容易知道老師描述的數代表甚麼
建議您試試看
31 十二月, 2014 12:06
這學期校長輪流入班觀察、授課,以下是校長詳實的課室紀錄,紫字是我的說明
~~~~~~~~~~~~~~~~~~~~~~~~~~~~~~~~~~~
觀課科目 | 一上數學 |
授課內容 | 8-1:11~20的數 |
教材內容
教學思考:
這兩頁的內容要教的是數字的書寫、與國字的對應以及十個一數
數字的書寫在前面的單元都已學過
重點擺在十個圈起來
生:寧靜1分鐘。
師:我們今天要上第八單元8-1,請問8-1是什麼?
生:11-20的數。
師:有誰說說看這個單元可能要學什麼?
生:11~20的數字、比大小、加和減
師:我們現在一起來看8-1 11~20的數
師:(輪流請幾位小朋友上台),老師唸一個數字,請小朋友寫出數字來。
師:(輪流請幾位小朋友上台),為每一個數字找到對應的國字卡(國字卡不按順序貼在黑板左側),並且大聲唸出這個數字後
將國字卡貼到數字上面。
最後剩15、16、17由老師示範找出數字的國字卡。
師:擦掉黑板上的數字,老師隨機點一個國字卡,然後抽點小朋友唸出數字來。
師:我們現在要來點更有挑戰的:老師會發給每一組一張白板、白板上有一個數字,請各組討論這個數字的國字要怎麼
寫?然後畫○來表示這個數字。(每一組的數字不同,分別是11、12、13、14、15、16)
師:還記得討論的規則嗎?
生:不可以吵架!
師:對吵架要扣分。還有討論的姿勢要怎樣?聲音?
生:討論要圍起來、要小聲
。
師:寫好之後,請各組將白板貼到黑板上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組的答案。
上面6組的答案,如果請你來評選,你會給那一組高分?好現在我們要來投票,不能投給自己那組!
師:數字13這一組獲得最多票,請投給這一組的小朋友說說看,你為什麼投給這一組?(畫圈的方式:五個一排、十個圈起來)
生:因為他們這一組有把10個包起來。(舊經驗)
師:喔…對,只有他們這一組把10個包起來,這樣是不是很好算。
師:好,我們各組都來試試看把10包起來,一組派一個人上來包。
師:好,大家都包好了,請大家一起幫忙看看,有哪一組的答案怪怪的?
生:14這一組。
師:為什麼?
生:包錯了!
師:好,我們請14這一組上台來改。
師:對了嗎?好,我們在做十幾的數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把先10一數包起來。
師:我們再來看看14、13這兩組,哪一組的畫法比較好? (觀察比較,一張圖是圈全部畫一排(圖左),另一張圖是圈畫五個一排(圖右))
生:13這一組較多人舉手。
師:請品瑢上台說說看,為何你選擇13這組。
品瑢:因為13這一組排列的比較整齊。
師:還有沒有人要補充的。
生:因為13這一組五個畫在一起,就像手指頭比出來是5一樣,要數的時候就5、10這樣比較好數
師:講得很好,我們給他拍拍手。沒有錯,如果我覺得我數錯了,我要重新數,那我5個一數是不是比較快。
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筆記本拿出,請你們做做看17、18、19、20這4個數,寫出這4個數的國字,然後用5的一數的方式來畫,並且把10個包起來。(獨立工作,立即檢測學習狀況)
(巡視指導,並挑出在20這個數字挑戰成功的學生)
生:老師我寫好了!
師:寫好的人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先討論,我等大家都好了再開始。
師:我發現20的畫法只有杬霳是這樣畫的:他包了2個10,其他小朋友都只有包1個10。我們請他上台說說看。
杬霳:因為上面有一個10,下面也有一個10,所以兩個都包起來是20。
師:好,現在我要出一題更難的喔,我們都沒有教過的,看你會不會!”30”。
師:好了嗎?打包好了嗎?好,現在請看我的,請大家看我畫得對不對?(老師假裝寫錯,讓學生指導)
生:不對,只有打包一個10,還有2個10沒有打包!
師:請跟你隔壁的夥伴相互檢查,好了之後才能下課。
~~~~~~~~~~~~~~~~~~~~~~~~~~~~~~~~~~~~~~~~
觀課科目 | 一上數學 |
授課內容 | 8-2:數的順序 |
教材內容:
教學思考:
數字的順序
這個部分學生常常填不出空格裡的答案,在轉彎或倒著數的地方尤其容易錯誤
生:寧靜1分鐘。
師:我們上一次上到哪裡?生:8-1上完了,今天要上8-2。
師:我們把課本合起來,我們今天不用看課本。老師今天喉嚨不舒服,沒有聲音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們要專心的聽,老師只能小小聲的講。
師:今天我們要來玩數字遊戲:每一位小朋友都會拿到一張數字卡,代表你的數字。好,現在請小朋友上台來,把數字放在胸前,然後按照號碼的順序排列。一排排不下,請數字1-9的站到後排,後排的小朋友,請把號碼牌舉在頭上。
師:好,現在請曾子芸幫忙把從20開始倒數,20、19、18、17…,唸到你的數字的人就把號碼牌舉起來,然後將數字卡按照順序貼在黑板上。
師:好,看起來不太整齊,我們請芸嘉上台幫忙整理。她一邊排的時候,請台下的小朋友,幫忙唸出數字來。
師:芸嘉做了高級的,轉彎,轉彎的時候要注意(老師畫出箭頭引導學生)
好,如果我把其中的一些卡片蓋起來,你知道被蓋起來的卡片數字是多少嗎?
師:好,承恩請你說說看”這張卡片”的數字是多少?
承恩:5!1、2、3、4、5。所以這張卡片是5。
師:答對了,拍拍手!
師:張喬昕,這”張”是多少?
喬昕:6!
師:6!
師:再一次,來喬昕起立。喬昕:1-2-3-4-5-6-7。
師:所以這個是多少?
喬昕:7!
師:掌聲鼓勵,她改對了!
師:潘立任,這是多少?
潘:9!因為1-2-3-4-5-6-7-8-9。
師:所以你們都是從1數過來對不對。(明示按照順序數策略)
師:賴澄祐,這個比較難給你!
賴:12啊!因為11的前面是12啊!
生:後面啦!
師:賴澄祐用了一個很聰明的方法,他沒有從1開始數,他直接看它的後面跟它的前面。11的後面是多少?
生:12啊!
師:好,等一下用這個方法,不要再從1開始數了。。(使用倒著數策略)
師:好,陳冠穎這個是多少?
陳:18!因為17的後面是18。
師:好,李品瑢這個是多少?
芸嘉:19!
生:你幹嘛講啦!
師:好芸嘉你說說看為什麼是19!
芸:因為20的前面是19。
師:好品瑢換你講。
品: 19它的後面是18,前面是20。
師:搞不清楚前後面對不對?(察覺學生問題)
師:好,什麼是前面?
生:就是比它小的!
師:就是比它少的。
師:我要請人來回答我剛剛的話!什麼是前面、後面?
生:前面是比它少的,後面是比它多的!
師:老師把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重點提示)
師:陳霈芸,11的前面是誰?
陳:10。
師:11的後面是誰?
陳:12。
師:對了給她掌聲鼓勵!
師:我現在要請小朋友上台說說看這個數字是多少?說明的時候,要這樣說:因為它的前面是誰,或是它的後面是誰,所以它是多少?(上台發表用句型說明)
師:好賴澄祐你上來說說看:這個數字是多少?
陳:19!
師:為什麼呢?(引導使用完整語句說明)
陳:因為18的後面是19。
師:他答對,給他掌聲鼓勵!
師:就是這樣,好再來換一個人,誰要來挑戰一下?好,林宜潔!
林:這個答案是16!
師:為什麼?
林:因為17的前面是16。
師:還有誰要來挑戰一下?好,陳振乾來挑戰一下!下一個換賴00。(提醒不專心者下一個換他)
乾:這個答案是12,因為13的前面是12。
師:換賴。
賴:這個答案是15,因為14的後面是15。
師:答對了,給她掌聲鼓勵一下!
師:00要專心上課喔!
師:我現在給你們一個東西,讓你們做做看。
生:這個是什麼!
師:兩個人一組,然後把數字卡按照順序排。
生:老師我們好了!師:檢查一下喔!好了就放開手,不要動喔!啊,我怎麼看到有各種不一樣的排法!有轉彎的要小心(排序時轉彎的要注意,學生常會忘記轉彎了而又從左側開始數)
喔!我發現:有的人排兩排,有的人排成一排,有的人排四排、五排都有。不管你排幾排,要按照順序就ok了!(答案不是只有一種)
師:現在請你們選5張卡蓋起來!好了嗎?蓋好了手離開。好,現在請你們兩個人一組,輪流說說看蓋起來的這個卡的數字是什麼?因為它的前面是什麼?後面是什麼?好,開始!一個人講2題。(獨立工作,立即檢測學習狀況)
(巡視指導,並聽聽能力不佳者學習狀況)
師:好,我每一組都去檢查過了,都講得很正確!我們現在來玩一個遊戲,你們想不想玩?
生:要要要!師:你們會不會玩”排7”的遊戲?
師:第一個動作:先把牌蓋起來,然後弄亂洗牌,然後一個人發10張牌。不可看、不可以翻開。隨便10張,數數看是不是10張。
師:好接下來,先看看你的牌。
生:全部嗎?
師:對全部。好,有7的先把它打出來。
師:我要跟大家說一聲對不起,因為6和9我沒有把它分清楚。所以等一下6跟9你們兩個人講好哪一個當6哪一個當9。第二個問題:你手上沒有6也沒有8,要怎麼辦?
生:跟他要!
師:你可以跟他換一張。好,我全部講完你們再開始:7放在中間之後,接著在它的左邊開始排6、5、4、3、2、1;在它的右邊排8、9、10、…一直到20。好,現在開始玩!
師:我只有發現有一組會玩,其他好像都不太會玩!好,沒有關係,下一節我會再讓你們練得更厲害。好,全部把他收起來!
~~~~~~~~~~~~~~~~~~~~~~~~~~~~~~~
課後與校長對談,校長問我這樣的課一定準備很久
我說沒有耶,哈哈,因為對教材很熟練,加上長期在年級,很清楚孩子那裡容易出錯,而且平常上課方式就是這樣,也沒有特別準備
校長問為什麼不用課本,是每堂課都這樣?
通常每個單元建立觀念的課堂我會選擇先不看課本,因為課本圖文太多,而且通常都會寫出答案,影響學生思考,我希望孩子可以思考更多不同的方法,數學不是只有一種方式,想法也可以多元
我喜歡讓學生去觀察、發現、比較,雖然方法很多種,但可以找出比較容易、迅速的來做。
第二堂課最後的排七活動,因為老師已經完全沒有聲音,也沒時間示範,所以孩子不太會玩,這裡應該是這堂課可以改進的地方。
延伸閱讀:
校長部落格
如果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能這樣學習
10 十二月, 2014 14:26
這是第二次接親職講座的場子,這場是因為好友的邀約才跑這麼遠。
談閱讀提升學習力
兩個小時的最後我以數位閱讀推廣作為結尾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http://www.nlpi.edu.tw/
台北市立圖書館http://www.tpml.edu.tw/
布克聽聽兒童數位閱讀網,可以使用國資圖的帳號登入,真的是超級方便的,裡面的繪本可以用聽的、用看的,還有提問,進入後就不想出來了。
~~~~~~~~~~~~~~~~~~~~~~~~~~~~~~~
對於公共圖書館應用,若不會申請或使用,葉士昇老師的微學習網站有清楚的操作說明可以學習哦!
數位閱讀-公共圖書館應用微學習網站http://stream.kh.edu.tw/site/channels/144?locale=zh_tw
30 十月, 2014 15:48
20 十月, 2014 14:44
每週一節課,可以上什麼?
因為想要試試看,所以跟三年級老師換了一節課!
因為是試試看,所以這一系列的教學紀錄只是在累積能量。
~~~~~~~~~~~~~~~~~~~~~~~~~~~~~
這一課我找出的寫作重點是先寫A(事件)再寫B(感覺想法)
所以分析的單子朝這個方向出發。
老師自行先將意義段分好(這裡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帶著學生一起來做,但礙於我的時間就只有一節課,所以我只好強迫式的自己先分。不過這樣也有示範的效果,讓學生知道老師這樣分的想法是甚麼)
看完整課後,我問了學生,這三大段在講什麼
有學生說:開頭、經過、結尾
我覺得這樣也沒錯,但是所有的文章都是開頭、經過、結尾,當時我很強迫的要孩子跟從我的個人角度,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走。(這個部份我自己很不滿意,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想法。一節課給我的壓力很大,很想要做到甚麼程度,但卻又發現太急了。)
寫作小練筆
練習寫一件事+上心中的想法
~~~~~~~~~~~~~~~~~~~~~~~~~~~~~~~~~
對於與學生討論的部分我非常不滿意,這一節課在這個部分有點失敗!
最後的寫作主要希望他們不只是寫出事件的描述,如果能在後面再加上心裡的想法會更完整。
一節課真的太少了,有更多想做的事,如果全部國語課都給我上就太好了.......
17 十月, 2014 16:01
數學比長短單元
開始看課本內容前,我讓小朋友說一說什麼比較長?什麼比較短?
說阿說的,出現了奇怪的地方:
他們一下說鉛筆短,一下又說鉛筆長,有人又說牙刷長.....
好奇怪喔.......
於是,這裡我就暫時結束
我們接著討論什麼比較高?什麼比較矮?
有人說高樓比較高,下一個舉手就說普通房子比較矮
老師這時順勢拉了一個箭頭,原來跟高樓比,普通房子比較矮
有人說長頸鹿比較高
老師問:那跟長頸鹿比,什麼比較矮?
回答小狗
老師說所以長頸鹿跟小狗比,小狗比較矮、長頸鹿比較高
老師提醒下一個舉手的人,等一下要說什麼跟甚麼比,所以什麼比較高、什麼比較矮
有人舉手說:恐龍跟人比,恐龍比較高,人比較矮(第一個小朋友當然不可能說這麼清楚,要靠老師帶著說清楚)
慢慢的說得越清楚的人越多了
接著我們又討論什麼比較厚?什麼比較薄?
說的時候都要說清楚:
什麼和什麼比,什麼比較厚,什麼比較薄
字典和課本比,字典比較厚,課本比較薄
這時,有小朋友發現:
老師,字典和課本也可以比長短耶!
是耶!所以老師立刻將字典和課本擺成比長短的樣子比比看。
我們又回頭看長短的部分
如果鉛筆和跳繩比,鉛筆比較短
但是如果鉛筆和擦子比,鉛筆是比較長的哦!
所以意思是,比長短,應該是跟不同的東西比,會有不同的答案。
例如,字典和課本比,課本比較長,但是如果課本和這本故事書比,那就變成課本比較短了。
~~~~~~~~~~~~~~~~~~~~~~~
換小朋友自己拿兩樣東西比一比,並且告訴隔壁的夥伴,說清楚我拿什麼和什麼比,什麼比較長(高、厚),什麼比較短(矮、薄)
再比一比身高,也說說看
~~~~~~~~~~~~~~~~~~~~
原來,長短、高矮、厚薄都是要經過比較得來的。
寫一寫今天這個數學的小單子
~~~~~~~~~~~~~~~~~~~~~~~~~~~~~~
這是這個單元的第一堂課,我們透過討論弄清楚"比較"這件事情。
下課時,有個孩子來告訴我他發現的秘密:
老師我告訴你哦,人也可以比長短
就是我們躺著就可以比長短了耶!
真的耶!站著叫做比高矮,躺著長長的就是比長短。
第二次上課時,我把他發現的這個祕密告訴全班,大家都把比高矮的那些拿來躺著,變成比長短,好好玩喔!
怎麼這麼有趣!這個發現太有趣了!
17 十月, 2014 15:32
17 十月, 2014 14:46
今天我們練習了好多拼音,一直很認真地唸出聲音,好累喔!
看著小朋友露出有點無聊的眼神,老師內心想了想,拼音練習不就是要會生活上的表達嗎?
我們來畫一張藏寶圖吧!
教室"嘩!"的發出小朋友開心的聲音
設計藏寶圖的重點:
1.這是一張捲起來的藏寶圖,玩的時候要慢慢慢慢地放開,遇到叉路要先選好才能再繼續走下去。
2.每一個陷阱設計最好用文字說明清楚
3.八開圖畫紙要畫滿滿
天啊!每個小孩都聚精會神的設計起來,連平常對拼音有困難、不喜歡的孩子,也喜孜孜地不顧一切設計超多陷阱。
設計好後,讓隔壁的夥伴試玩看看,不順的地方進行調整。
~~~~~~~~~~~~~~~~~~~~~~~~~~~~~~~~~~~~~~~~~
我沒有去改他們拼錯音的部分,因為邊玩的時候他們會邊說,可以清楚了解意思。
這個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小孩知道,寫出來是表達的一種,但是現在我們還不太會,所以用說的來輔助也是可以的,也不需要怕寫錯,多寫寫多說說,慢慢地就會越來越厲害了。
在跟隔壁夥伴試玩的時間,老師聽到有的小夥伴會提醒設計者,這裡寫錯了應該是怎麼拼音,透過夥伴的提醒,小孩可以比較輕鬆的修正錯誤處。
小孩們還請老師開放一節課,他們想要把全班每個人的藏寶地圖都玩過。
19 九月, 2014 00:11
每週一節課,可以上什麼?
因為想要試試看,所以跟三年級老師換了一節課!
因為是試試看,所以這一系列的教學紀錄只是在累積能量。
~~~~~~~~~~~~~~~~~~~~~~~~~~~~~~~~~
配合他們的進度,在他們導師上完國語課後,我才上,我設想導師通常已經都將內容深究完成了,因此著重在形式與寫作小練筆上。
第二課是記敘文
一二年級時,我只教他們判斷是文章還是詩,這是學生第一次學到"記敘文"文體,
老師大概說明記敘文有寫人(如果是寫我的老師、我的爸爸是寫人的)、寫事(如果是寫一件事的發生經過結果)、寫物(寫動物、植物或物品的)、寫景(寫大自然的)(黑板左側),請學生說說這課是哪一種?
記敘文的判斷:A寫真人真事、B寫出思想感情 而且是先寫A再寫B
請學生看課文第一段,會有記敘文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黑板右側)
最後一段是寫想法感覺
將課文放在左邊,右邊分析
每一段開頭都出現一個時間點,圈出來,一起看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
第二段~第四段,請學生分組討論每一段說的長大或沒長大有哪些事件
分析後可以看出,媽媽在第二段說長大了,在第四段卻又說還小
爺爺在第三段說還小,卻又立刻說長大了
所以作者才會在最後一段寫出自己的感覺,一下子說我長大一下子又說我還沒長大......
最後一段用反問法結尾
寫作小練筆
練習反問法
~~~~~~~~~~~~~~~~~~~~~~~~~~~~~~~~~
老師很容易就"貪多",一節課要教的東西,一下子就給太多,這每週一節課的挑戰,可以讓老師我好好鍛練一下!
13 八月, 2014 23:21
累積了好幾年的貼文,想要主題式閱讀小壁虎老師的文章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