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二月, 2020 09:57
16 元月, 2020 15:18
小壁虎老師的部落格搬家囉!請點選連結
[閱讀方法]小四社會課本~圖像策略入手篇
18 十一月, 2019 20:28
15 十一月, 2019 16:17
小壁虎老師的部落格搬家囉!請點選文章連結
[閱讀教學]預測策略~二年級閱讀課
26 五月, 2019 20:21
10 五月, 2019 23:13
24 三月, 2019 22:49
小壁虎老師'S Blog搬新家囉!請點選以下連結。
19 二月, 2019 17:13
09 二月, 2019 00:24
康軒四下第二課 一束鮮花 蔡孟耘
【教材分析】
本課為記敘文,敘述一個懶惰的人,朋友送他一束鮮花後,使他從一個乾淨的花瓶開始一步步的收拾房子,一連串的改變最後讓自己和房子都煥然一新。
課文第一段的形式,與以往學過的記敘文不太相同,是將結果寫到前面的倒敘法。搭配【統整活動一:文章的順敘、倒敘】,我們很清楚這一課的寫作教學重點就在倒敘法的記敘文寫作。
(閱讀全文)01 二月, 2019 23:46
康軒三下第二課曬棉被 蔡孟耘
【教材分析】
本課為寫事的記敘文,敘述媽媽和珍珍、智民一起到頂樓曬棉被的經過。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要藉由這篇課文教什麼能力?教學重點落在何處?
三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過寫事的記敘文,在找教學點前,我會先思考:這篇課文跟上學期的記敘文有什麼不同呢?學生上學期已經學會什麼,還可以從這篇課文學習到什麼更進階的寫作方式呢?
上學期我們建構了寫事記敘文的架構:第一段用敘述四要素(人、時、地、事)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中間段落可以按照時間、空間順序寫出事情的經過。最後一段寫關於這件事的心情感受。於是,我檢視了這篇課文,黑色字是符合上學期學過的記敘文架構,把紫色字拿掉,已經是完整的一篇記事的記敘文。
(閱讀全文)17 元月, 2019 17:59
陽台上的菜還沒有長得很大,但是已經學期末了,只好趁嫩嫩的吃了吧!
~~~~~~~~~~~~~~~~~~~~~~~~~~~
採收之前,先拍張美美的菜菜照~
利用學習吧收照片作業,真的好方便,還可以全部下載檔案,檔案會自動編好姓名,非常節省時間。
~~~~~~~~~~~~~~~~~~~~~~~~
接著,開始查詢燙青菜做法。
小朋友搜尋資料時,看到第一筆就點進去看,這裡指導了一下如何選擇適合的資訊閱讀(最近一次的pirls就有類似的★ e-PIRLS測驗)。老師只帶了鹽和香油,所以用到醬油的就不適用。
歐~~老師帶的是很貴的香油……因為我家只有這個……
~~~~~~~~~~~~~~~~~~~~~~~~~~~~~~~~~~~~~~
現採的蔬菜體驗
洗乾淨的菜看起來真的很漂亮~
~~~~~~~~~~~~~~~~~~~~~~~~~~~
自己的燙青菜,自己調味,每個人先將鹽、香油倒進碗裡,然後就可以開始燙青菜囉!
食譜上說要加鹽,計時30秒
~~~~~~~~~~~~~~~~~~~~~~~~~~~~~~~~
自己種的菜特別好吃,跟營養午餐的青菜味道差好多呵!
~~~~~~~~~~~~~~~~~~
這次的陽台種菜成果不錯,從生產到料理,都是小孩自己來,老師指出一張嘴,提供一點方向。當小孩很忙時,老師只要這裡拍拍照、那裏給點意見,真的很輕鬆,哈!我自己也種了幾棵,甜心蘿蔓真的好吃。
過程中,看到小孩尊重生命的態度,因為一開始就提醒他們,這種萵苣類的菜不太有蟲會來吃,但是最怕蝸牛,如果看到蝸牛在菜上或附近,千萬不要傷害牠,畢竟那是牠原本生存的生態環境,只需要輕輕的將牠移動到一樓就好。今天採菜的過程中,看到小孩小心的不要碰到蚯蚓、輕輕的協助蝸牛搬家,真的很感動。兩節課輕鬆完成,不必一直念這個、喊那個的,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得意可以「躺著教」了,哈!
青菜好不好吃,小孩嘴巴最清楚,午餐前吃到無農藥的青菜,午餐時有A菜,他們一聞、一吃,就發現吃起來完全不同,我們自己種的菜怎麼這麼好吃~~那是當然的,老師提供的香油真是功不可沒,剛剛看了一下,被用掉半瓶啦!
11 元月, 2019 16:14
這學期我家兒子由我全程陪伴寫功課,考前的複習也沒有什麼評量複習卷,他在學科方面的學習較不穩定,因此,考前的複習我想讓他以課本、習作為主,弄清楚觀念就好。
已經忘了從哪裡看到類似的點子(是老ㄙㄨ還是用正老師……嗎),我就直接延伸用在兒子身上,再教班上的孩子也試試看。
~~~~~~~~~~~~~~~~~~
(閱讀全文)10 元月, 2019 21:58
國語閱讀篇章是一篇說明文,因為已經有讀過說明文的經驗,簡單的帶著孩子們回憶一下說明文的讀法後,讓他們用flyer上學習吧回答問題。
這次的課程,主要是透過閱讀測驗融入拼音輸入與語音輸入的方法。
~~~~~~~~~~~~~~~~~~~~~
上次在阿剛老師的討論串看到原來flyer本身就有語音輸入的功能,我試了一下還滿精準的,這解決了孩子拼音輸入慢的問題。
上週上碩班的課,教授用一篇期刊與幾個問題,透過IRS系統回答,帶我們閱讀期刊的重點,我覺得這樣的方式真是太棒了,學生很專注地閱讀與回答問題。
這樣的學習方式提問設計很重要,教授設計的問題,是閱讀期刊重點的方法,於是,我也試著將這樣的方式設計到這次的閱讀測驗中。
在學習吧上摸索了一下,試用測驗功能。
有的孩子用手寫輸入、有的用注音輸入、有的用語音輸入,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作答,每個都好專注呵!
我在後台可以直接看到答題狀況,即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
~~~~~~~~~~~~~~~~~~~~~~~~~~
我自己的手機安裝了語音輸入的app,沒想到flyer自己就有這樣的功能。有時我想出一些需要敘述的題目,但手寫實在有點耗時間,現在有語音輸入,真的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未來我可以再多用這個功能來訓練孩子的表達力。
之前為了碩班的報告看了幾篇文章,提到紙本閱讀與載具閱讀對於理解有落差;上次讓孩子們找資料,有孩子想要將資料印出來讀,加上我自己有一陣子也需要將文件印出來閱讀,才能掌握重點。因此,為了避免理解的問題,我讓學生用課本的紙本閱讀,搭配數位答題,效果不錯。
這學期有機會嘗試使用科技融入教學,我在摸索方式、摸索孩子學習的方式,我可以順利的進行,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的資訊組長,我這個資訊肉腳,連網路問題都需要大神來處理,有大神駐校,真是感到萬分幸福啊!
08 元月, 2019 23:20
22 十二月, 2018 16:48
以前帶孩子們種菜,我們都是用觀察紀錄的,只有數字資料,相片都是老師拍的。現在有flyer可好了,拍照記錄的工作就交給小孩囉!
(閱讀全文)10 十二月, 2018 17:43
24 十一月, 2018 00:26
作文最難改的應該是孩子的語句不通,花了大量的心力批改語句,孩子看到的是滿篇紅,卻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我希望孩子開始寫長篇作文時,可以流暢的表達,就有時間在文章的組織結構多花些時間著墨。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在三年級一開始,就每週寫句子的作業。
~~~~~~~~~~~~~~~~~~~~~~~~~~~~~
(閱讀全文)03 十一月, 2018 00:33
從來,我的資訊能力就是僅限於「解決問題」(例如:合併PDF檔、電腦跑太慢怎麼辦)及「簡單程式使用」(例如:寫部落格、WORD)。
我是噗友哦~但是看人家的什麼行動學習,都只是看看~~因為,學校沒有給學生這樣的設備,我也沒有心思多思考如何使用這樣的設備。
(閱讀全文)09 十月, 2018 16:19
21 九月, 2018 17:31
21 九月, 2018 14:19
上學期開始,我就自己訂國語日報放在班上,但是,願意去閱讀的孩子少之又少。
這學期我不放棄,繼續訂閱,但開始想辦法讓孩子去閱讀。
~~~~~~~~~~~~~~~~~~~~~~~~~~~~~~~~~~~~
(閱讀全文)17 九月, 2018 23:40
12 九月, 2018 16:49
29 八月, 2018 23:41
【教材分析】
一、本課是說明文:
以說明的方式介紹花蓮 馬太鞍的巴拉告,理解這種聰明的捕魚方式,能讓大自然生生不息。
二、教材地位: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說明文,不同於記敘文本,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新課綱的中年級閱讀學習表現著重「認識繼續、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搭配寫作的學習表現則是「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如何從讀到寫?老師必須從一篇篇說明文的課文教學過程,讓孩子從「讀懂」、「懂讀」到能夠用說明表述方式來「表達」。
三、教學思考:
每篇文本都有其獨特性,老師應該掌握教材的獨特性,教出語文的工具性。
說明文的重要特點就是具有知識性,閱讀說明文通常是有目的性的,例如:獲得新知識。我們整理教材所有說明文課文,可看出這些課文分別具備了各種類別的知識,學生從閱讀中獲得新知識,進而拓展其他相關閱讀開闊視野。
指導中年級學生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有其必要性,因為社會課、自然課的教材內容,大多用說明方式書寫的,學生若無法讀懂內容,將產生學習困難。因此,如何讀懂說明文本,就是中年級最重要的學習目標。
【文本分析】
單獨面對文本,閱讀時哪幾個自然段讓讀者來回看?為什麼要來回看?因為有點不懂,所以做了來回的確認。為什麼順著讀卻無法一次就讀懂?這個部分也就是學生容易讀不懂的。
第二段如何打造魚屋,是由下寫到上;第三段介紹魚屋的生態,是由上往下寫,有次序的介紹事物,理解事物的結構與功用,是本課的重點。雖然是有次序的介紹,但是兩段的安排邏輯不同,學生閱讀上就容易產生不理解。因此,教學重點就會放在「如何用方法讀懂這篇說明文」,以及「運用總分句介紹事物」。
【教學設計】
一、本課教學設計主要從「讀懂」、「獲得新知識」和「語用」三方面進行,課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給任務,而不是幫理解;教能力,而不是塞知識。
二、以圖像策略讀懂文章。
三、透過KWL表,自我監控理解,最後能夠展開自主學習。
四、由「畫」寫「話」,能夠用說明的方式表達,介紹生活周遭的事物。
【教學流程】
29 八月, 2018 21:07
24 八月, 2018 18:22
每次帶班進入第二年,就會開始放手讓孩子們更自主,希望透過班級經營的改變,讓孩子們順利地從老師管理過渡到自己管理。
[四上第1週]分公司輕鬆經營管理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003/post/29886/651762
同樣的理念,但今年我又有不同想法(年年都在變就是了)
~~~~~~~~~~~~~~~~~~~~~~~~~~~~~~~~~
(閱讀全文)26 七月, 2018 23:39
黃金葛這一課的習作有個題目,找主角的心情變化。
這樣的題目是跨段落的,如果只是用提問、找學生回答的方式,孩子只學到答案,卻沒有學到方法。
~~~~~~~~~~~~~~~~~~~~~~~~~~~~~~~~~~~~~~~
(閱讀全文)26 七月, 2018 22:37
備課時,統整活動搭配的語文焦點,就會是這個單元需要融入課文教學的重要知識點。
這個單元的統整活動搭配的是寫物的方法,不僅要在課文中讀出寫法,還要跟著做寫作練習。
~~~~~~~~~~~~~~~~~~~~~~~~~~~~~~~~~~~
(閱讀全文)19 七月, 2018 22:36
課文解析如果圍繞著閱讀理解,那就只侷限在內容打轉了。
讀出寫法,才能從閱讀遷移到寫作。
三年級上學期已完成記敘文基本架構:首段(四要素)、末段(心情感受)、篇章時間式、篇章事件式。
下學期開始進行中間段落語句的豐富,以及如何讓文章更出色。
~~~~~~~~~~~~~~~~~~~~~~~~
(閱讀全文)30 五月, 2018 23:11
15 五月, 2018 23:40
28 四月, 2018 22:51
云團隊進行過好幾個共讀打卡的閱讀,以前是在共讀群組內記錄自己的閱讀進度、筆記或想法,後來微信有打卡小程式,更方便大家做閱讀記錄。
(閱讀全文)15 四月, 2018 16:59
統整活動一教孩子找出課文大意的方法,示範了兩種方法。
想想該如何融入課文教學呢?
~~~~~~~~~~~~~~~~~~~~~~~~~~~~~~
找出大意的第二個方法:合併段意法,我用了<黃金葛>這一課來讓學生學習、練習。
教學準備:
[三上第4週]<辦桌>~*段落大意(1)、*意義段(3)、*花瓣識字小詩
[三上第14週]參觀安平古堡~寫大意、范氏圖比較方法
1.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做過的,上學期帶著孩子們練習了幾次擷取重要訊息。
2.課本上寫的合併段意的方法:先找出各段段意,修飾重複的部分,再連結起來。
我試著想了一下,先找出各段段意這個部分,我可以讓孩子用擷取訊息的方式做。但那是三上學過的方法,三下我想再更進一步,學習別的方法。
腦海中累積的知識開始浮現,記得楊裕貿老師的課:
記敘文的特徵:真人真事+情感,所以文章想要表達的重點就在感受力,也就是情感句-->情感句會落在每段的最後一句。
大意是由段落組成,段落是由句子組成。
大意是原文濃縮(中年級),而摘要是概括語句上位概念(高年級)
於是,我想從文體知識進行找出各段大意。
3.教學點決定後,開始思考學習點,如何讓學生 會學到學會。
~~~~~~~~~~~~~~~~~~~~~~~~~~~~~~~~~~~~~
(紫字:老師 藍字:學生)
第一段分為兩句話,先判斷哪一句是重點?
第一句,因為在描寫黃金葛。
第二句,因為有人、時間、事情,就是有四要素。
少了地點,把第一句的窗臺上拿過來組合就可以了。
第一句上一次上課我們上過,也寫過,描寫「物」(紀錄待補),這一句是對黃金葛的外形描寫,我們回頭想想,若我要寫這一段大概在說什麼,你們覺得這些描寫需要留著嗎?
我覺得不要留,因為整課是說種金葛,忘了澆水什麼的,應該不是說黃金葛這個植物。
你的意思是整篇課文是寫事情的,黃金葛描寫可以不用放在大意裡面
我覺得黃金葛描寫是為了讓作文加長而已。
留第二句,句子不夠完整,拿一點第一句的來讓句子完整,用螢光筆畫起來,唸出來,這是第一段大意。
第二段,先切句子,共分為三句。先刪除什麼?
對話先刪掉
那就是刪掉第二句。
第一句、第三句要留下哪一句?
第一句是寫文麗在星期六晚上會幫黃金葛澆水。
第三句是寫看到黃金葛長得好心情愉快。
哪一句可以表達出這一段重點?
第三句,因為前面是澆花的過程。
第三句留著,還記得嗎?我們以前做過,形容的部分刪除,所以嫩葉舒展的黃金葛,形容黃金葛樣子的刪掉。
洋溢著綠意 要不要留?
不要,因為也是形容黃金葛的樣子。
句子不夠完整,往最前面拿一點來組合成完整句子。用螢光筆畫起來就是這段大意。
第三段先切句子,再來呢?
決定留哪一句?
留第二句,因為重點是文麗忘記照顧黃金葛。
我們看這個句子很長,有一個關鍵的連接詞 因此,「因此」就是「所以」。
老師舉個例子:今天早上因為老師的兒子出門前去上廁所,所以我們遲到了。
這個句子裡,重點是上廁所,還是遲到了?
重點在「所以」的後面。
換你們判斷課文這個句子,重點是什麼?
忘記照顧黃金葛,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下一個步驟是?
拿一點前面的來組合成完整句子。
再試一段,第一步驟是?
切句子
選哪一句?為什麼?
最後一句,黃金葛好像生了重病,是這段的重點,前面是在寫生病的樣子
再來呢?
前面拿一些過來組成完整的句子
~~~~~~~~~~~~~~~~~~~~~~~~
把這四段放在一起看,我們試著觀察看看,找大意的方法與步驟
歸納出找段落大意的方法
後面的三段學生討論完成
~~~~~~~~~~~~~~~~~~~~~~~~~~~~~~~~~~
這一課用來練習合併段意很適合,學生容易從歸納中找到方法,而且每一段都可以練習。
方法技巧有好幾個時,選擇適合的課文來練習,學會一個個技巧後,到高年級就能夠有策略的應用。
閱讀理解是學會閱讀方法。
31 三月, 2018 18:45
[三下第2週]從課文學寫作:晒棉被~記敘文(寫事)如何增加字數
第2週的這篇作文投稿,有一篇獲得編輯青睞登出來了,大家都好興奮呵!
印了文章給全班,順便寫一個小小的短心得。
剛好最近在看<<關鍵在問~焦點討論法在學校中的應用>>這本書,又看到曾薇庭老師在FB分享的焦點討論法運用在閱讀心得單,
於是,我稍微改了一下,適合班上孩子用的:事實、感覺、想法與期望四個小格子,寫出閱讀文章的心得。
~~~~~~~~~~~~~~~~~~~~~~~~~~~~
自己的文章被印在國語日報上是很特別的經驗,現在只要寫作時間,小朋友都很認真寫,大家都希望自己也有這麼一天。
書上的四個思維層面:客觀性層面、反應性層面、詮釋性層面和決定性層面。我試著用事實、感覺、想法與期望讓孩子較容易懂,引導時我跟小朋友說明:感覺就是一看到文章被登出來(事實)的感覺,而想法是看完文章後,產生的想法,有點像感想。
第一次使用,下次再用時我還會再修改一下。
01 三月, 2018 16:34
26 二月, 2018 23:23
布袋戲在早期臺灣傳統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代演變,我們已經很難在現今生活中看到布袋戲的演出了,但這項傳統文化卻以另一種形式推展到世界。這篇課文,用說明文的方式介紹了何謂布袋戲及布袋戲演出形式的演變。
(閱讀全文)19 二月, 2018 22:18
大自然有多美?與「我」有什麼關聯?有別於上學期的遊記,這篇課文寫的是「我」所熟悉的景點,「我」就住在這裡。
一、文本分析:
(一)文體:記敘文(記景)
(二)文本表述:敘述、描寫、抒情
(三)自然段:六段
(四)意義段:
1.開頭(第一段):直接點出地點——野柳,與「我」的關係。
2.景點介紹(第二~五段):採用步移法。
▲讀出寫法
移動位置 | 視線 | 視覺 | 情感 |
走進野柳地質公園 | 遠遠向前望去 | 野柳岬就像一隻烏龜,靜靜的趴在海邊。 「仙女鞋」 | 小時候,我最愛聽奶奶說故事。 |
再往前走 | 女王頭她已經站在這裡四千多了。 | 她是在……或是……,還是…… | |
特別喜歡到海邊 | 欣賞 | 高低排列的燭臺石。 | 浪花拍打燭臺石,水珠好像一顆顆雪白的珍珠,真是美麗。 |
沿著觀景步道 | 一邊欣賞,一邊取名字遊戲 | 岩石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 | 各有不同的趣味。 |
靜態描寫:野柳岬就像一隻烏龜,靜靜的趴在海邊。
「女王頭」,她已經站在這裡四千多年了。
高低排列的燭臺石。
動態描寫:大浪撲打著燭臺石,水花四濺,濺起了滿天細白的水珠;那些水珠散落在石頭四周,再慢慢的滴下來,好像一顆顆雪白的珍珠。
3.心情感想(第六段)
(五)教學點:
1.寫景記敘文第一段寫法:以往記敘文第一段用四要素開頭,這一課用「對比」方法,「著名的觀光景點」與「我家就在野柳」、「特地前來參觀」與「我常常在那裡玩」,凸顯「我」對野柳的了解。
2.介紹野柳風光的方法:介紹野柳的主要景觀:野柳岬、「女王頭」、燭臺石、觀
景步道,透過比喻法、擬人法,將看到的岩石做具體的描述,並抒發情感。
3.描寫景物的方法:靜態描寫、動態描寫
4.與三年級上學期學過的遊記不同處:「回到鹿港」、「安平古堡參觀記」是以作者旅遊的角度寫作;這一課則是作者以類似導覽的方式,按順序介紹野柳的幾個重要景觀。
5.標點符號:比較—>野柳岬、「仙女鞋」、「女王頭」、(燭臺石卻沒有任何標點符號)
6.句型:
*一邊欣賞這些奇石奇景,一邊為自己喜歡的石頭取名字,這是我最愛的遊戲。
*「女王頭」站立在海邊,她是在聽著海風的輕唱,或是在看著天邊的飛鳥,還是在等待著遠方的船隻?
7.寫作目標:能用本課的寫法(第二意義段),習寫一篇記敘文介紹自己熟悉的景點(校園)。
8.替文章訂題目:文章的題目就如身體需要頭顱一樣,題的本義是「額」,目是「眼睛」,顧名思義,題目就應該如人的額頭和眼睛一樣引人注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因此,題目必須根據文章內容而訂。以本課為例,可以直接依照看到的景物訂「特殊景觀的野柳」,還能不能有更吸引人的題目呢?我們可以利用聯想,野柳有各種奇岩怪石,經過風化、海蝕,每顆岩石的樣子都相當特別。聯想到美術館裡有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因而訂題目為大自然的美術館。
換一個題目試試看,校園裡有生態池、植物種植區、特色廁所。想到校園處處都是教室,訂題目為活動的生態教室。
二、寫作教學設計
(一)讀出寫法:分組討論(組別多時,可以兩組都做同一段),依據課文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全班進行討論與修正。
(二)取材與結構:寫特色校園,內容安排如何取捨?老師示範第二段寫作大綱,從門口可以看到校園景觀好幾處,但要篩選適合文章主題的地點來寫。小組討論完成其他段落大綱。
(三)搭配綠色博覽會校外教學,完成介紹綠色博覽會寫作大綱。(也可跳過此步驟,直接搭配校園巡禮,完成作文。)
(四)寫作指導第一段:第一段開頭寫法與以往不同,先分組討論寫在白板上,再一一討論修改。
(五)完成一篇作文。
17 二月, 2018 23:51
過年的時候,除了休息、吃、睡外,就是想想開學要做的事。
先用目錄頁來思考,再用表格整理,還未完成,但是有雛型就容易開始了。
06 元月, 2018 00:31
這一課與統整活動的【我會寫人物】一起上
~~~~~~~~~~~~~~~~~~~~~~~~~~~~
人物的對話很精彩,又可以讀出說這句話時角色的語氣與含意。
神射手說這句話的語氣如何?有什麼含意?
請小朋友試試看這句話怎麼說
倆倆互相說
由上面的對話練習,可以推論出話語的含意(賣油翁用藍色,神射手用橘色)
賣油翁,由翁這個字可以得知是年紀較大的,推論神射手可能是年輕的(討論的內容我都忘記了)
賣油翁表演油裝入瓶子的那段,用了五個語句敘述這件事有多難。
~~~~~~~~~~~~~
唉,沒有馬上紀錄,就是精彩的討論內容我都忘記了,只記得孩子們【說】得很開心
06 元月, 2018 00:01
這一課我偷懶,直接參考【云團隊備課吧】部落格上的課例套用http://yunteam2017.blogspot.tw/2017/10/12.html
先跟小朋友討論是否還有類似的字(黑板忘了拍照),寫縮頭歌時可以用我們自己想的字,再搭配課本裡的字。
要求:每行字數一樣,要寫滿一頁
創作:小組討論疊羅漢的字,寫成疊羅漢歌
05 元月, 2018 23:37
這一課用了特殊的自述方式,介紹馬告生態公園裡的神木
寫作小練筆:只寫第一段和最後一段
1.寫學校內的建築、設施
先說,再寫,這一個小練筆,每個人寫出來大同小異,但是沒關係,因為練的是句法。
2.回家找家裡的一個物品觀察,隔天完成第二組練習
這個小練筆就是孩子們個人的表現了,將觀察到的用自述的方式仿寫,寫得不夠好沒關係,因為是第一次用自述的方式寫嘛。
~~~~~~~~~~~~~~~~~~~~~~~~~~~~~~~`
搭配到冬山生態綠舟進行的環境教育課程[水的奇妙之旅],將學習單收集回來,寫一篇 小水滴的奇妙旅程。
這個課程相當好玩,宜蘭的幾個環境教育中心發展出來的課程,都很吸引孩子們。這個課程有靜態、有動態,有操作、有討論,還有發表,校外教學孩子們不是只有玩,非常推薦大家去申請。
課程結束後,我趕緊將全班的這張學習單收回來,正好可以結合這一課的寫作練習。
第一段討論:住在大自然的小水滴會看過什麼、聽過什麼
接著每一段,看著自己的學習單,看小水滴到哪一個地方,看到什麼、做什麼事,要到下一段前,想一個有趣的人的動作或情境,讓小水滴可以到下一關去。
完成一段就來給老師看,老師一個個指導,兩、三段都沒問題了,就可以自己一直寫下去。
結尾用課本的句子。
~~~~~~~~~~~~~~~~~~~~~~~~~~~~~~
自述的寫法,孩子第一次寫,有點難,本來想東想西的,不知該用何種主題來讓孩子寫,沒想到這個校外教學搭配得真是剛好,透過活動過程,孩子們了解水的旅程,最後統整時,老師讓孩子口說發表,將自己學習單上,水從這個點到那個點是如何轉換的說清楚,也因為有這個步驟,孩子寫作文轉換的環節我稍微帶一下,孩子們就很好發揮。
以後都要預約這個時間去,可以搭配寫作,多好!
05 元月, 2018 21:50
那天宜蘭公開課博覽會上,佐藤 學老師提到,孩子們要形成不懂的要問的風氣,最美的課堂是學生安靜的做課堂任務,有時抬頭問一下夥伴聽聽別人的想法,有時跟夥伴分享一下有趣的地方、自己的新發現。
這種學習模式,在真正的課堂上孩子們很難進行,我靈機一動,何不就從閱讀先開始。
閱讀一定要安靜嗎?
在教室的書櫃裡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老師規定不能拿佐羅力、繪本)
然後找自己的好朋友,尋一個喜歡的地方,用舒服的姿勢,開始閱讀自己的書,可以小聲的分享書中有趣的內容,也可以小聲地問夥伴自己不懂的地方。
就這樣,30分鐘好快就過了,要結束時孩子們還意猶未盡,覺得時間怎麼過這麼快。
結束後我們做了簡單的統整:
書都看完了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看完一本書(橋梁書)老師告訴孩子們,所以你們有能力讀這種字多的書了,有的同學老師甚至認為可以開始讀沒有注音的書了。
閱讀30分鐘你在家裡是否這樣認真做呢?閱讀不是敷衍老師的,有做沒做自己心裡清楚,閱讀能力也很快就可以看出來。在家裡閱讀時需要的是安靜的環境,選一本喜歡的書,沒有負擔的閱讀,有很多孩子是在安親班閱讀的,那不是真正的閱讀,只是為了「完成閱讀作業」,真正的閱讀是像你們剛剛那樣,沉浸在書的內容裡。
05 元月, 2018 21:26
圓形色紙其實是去年買錯的!
去年打電話訂購分數撲克牌,對方跟我說還有一種分數色紙也不錯,要不要一起買?
我問了價錢,想著這樣也不會太貴,就訂了跟撲克牌一樣的組數.........
誰知,我的數學計算能力很差,來了一箱我傻眼,看到價錢總金額更是.........
只好用一整個教具箱來收藏(教具箱耶.....就知道有多少了@@)-->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哈
這學期上到分數,很豪邁的拿出來用,一盒還用不到一半。
剛好圓這個單元,要找圓心、半徑、直徑,再豪邁的拿出來一人一張-->有需要的可以找我,哈
(閱讀全文)05 元月, 2018 21:12
這篇是累積了五個單元才寫的,要看到成果才能紀錄。
期中考前發現孩子們很依賴大人解題,而且不喜歡思考,我上數學的速度偏慢,因為要確認每一個孩子在每一個觀念上,都是清楚並且正確的,因此安親班的「進度」常比我快,這更造成孩子們已經形成靠記憶學習的模式,而不喜歡去想、看到數字就抓來算。
(閱讀全文)
31 十二月, 2017 14:36
11 十二月, 2017 00:36
09 十二月, 2017 23:53
29 十一月, 2017 21:36
24 十一月, 2017 17:26
期中考後的數學改變方式,先讓孩子預習並回答問題,有準備再來上課。
(閱讀全文)24 十一月, 2017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