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十一月, 2019 20:28
10 元月, 2019 21:58
國語閱讀篇章是一篇說明文,因為已經有讀過說明文的經驗,簡單的帶著孩子們回憶一下說明文的讀法後,讓他們用flyer上學習吧回答問題。
這次的課程,主要是透過閱讀測驗融入拼音輸入與語音輸入的方法。
~~~~~~~~~~~~~~~~~~~~~
上次在阿剛老師的討論串看到原來flyer本身就有語音輸入的功能,我試了一下還滿精準的,這解決了孩子拼音輸入慢的問題。
上週上碩班的課,教授用一篇期刊與幾個問題,透過IRS系統回答,帶我們閱讀期刊的重點,我覺得這樣的方式真是太棒了,學生很專注地閱讀與回答問題。
這樣的學習方式提問設計很重要,教授設計的問題,是閱讀期刊重點的方法,於是,我也試著將這樣的方式設計到這次的閱讀測驗中。
在學習吧上摸索了一下,試用測驗功能。
有的孩子用手寫輸入、有的用注音輸入、有的用語音輸入,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作答,每個都好專注呵!
我在後台可以直接看到答題狀況,即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
~~~~~~~~~~~~~~~~~~~~~~~~~~
我自己的手機安裝了語音輸入的app,沒想到flyer自己就有這樣的功能。有時我想出一些需要敘述的題目,但手寫實在有點耗時間,現在有語音輸入,真的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未來我可以再多用這個功能來訓練孩子的表達力。
之前為了碩班的報告看了幾篇文章,提到紙本閱讀與載具閱讀對於理解有落差;上次讓孩子們找資料,有孩子想要將資料印出來讀,加上我自己有一陣子也需要將文件印出來閱讀,才能掌握重點。因此,為了避免理解的問題,我讓學生用課本的紙本閱讀,搭配數位答題,效果不錯。
這學期有機會嘗試使用科技融入教學,我在摸索方式、摸索孩子學習的方式,我可以順利的進行,真的非常感謝學校的資訊組長,我這個資訊肉腳,連網路問題都需要大神來處理,有大神駐校,真是感到萬分幸福啊!
12 九月, 2018 16:49
26 七月, 2018 23:39
黃金葛這一課的習作有個題目,找主角的心情變化。
這樣的題目是跨段落的,如果只是用提問、找學生回答的方式,孩子只學到答案,卻沒有學到方法。
~~~~~~~~~~~~~~~~~~~~~~~~~~~~~~~~~~~~~~~
(閱讀全文)28 四月, 2018 22:51
云團隊進行過好幾個共讀打卡的閱讀,以前是在共讀群組內記錄自己的閱讀進度、筆記或想法,後來微信有打卡小程式,更方便大家做閱讀記錄。
(閱讀全文)15 四月, 2018 16:59
統整活動一教孩子找出課文大意的方法,示範了兩種方法。
想想該如何融入課文教學呢?
~~~~~~~~~~~~~~~~~~~~~~~~~~~~~~
找出大意的第二個方法:合併段意法,我用了<黃金葛>這一課來讓學生學習、練習。
教學準備:
[三上第4週]<辦桌>~*段落大意(1)、*意義段(3)、*花瓣識字小詩
[三上第14週]參觀安平古堡~寫大意、范氏圖比較方法
1.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做過的,上學期帶著孩子們練習了幾次擷取重要訊息。
2.課本上寫的合併段意的方法:先找出各段段意,修飾重複的部分,再連結起來。
我試著想了一下,先找出各段段意這個部分,我可以讓孩子用擷取訊息的方式做。但那是三上學過的方法,三下我想再更進一步,學習別的方法。
腦海中累積的知識開始浮現,記得楊裕貿老師的課:
記敘文的特徵:真人真事+情感,所以文章想要表達的重點就在感受力,也就是情感句-->情感句會落在每段的最後一句。
大意是由段落組成,段落是由句子組成。
大意是原文濃縮(中年級),而摘要是概括語句上位概念(高年級)
於是,我想從文體知識進行找出各段大意。
3.教學點決定後,開始思考學習點,如何讓學生 會學到學會。
~~~~~~~~~~~~~~~~~~~~~~~~~~~~~~~~~~~~~
(紫字:老師 藍字:學生)
第一段分為兩句話,先判斷哪一句是重點?
第一句,因為在描寫黃金葛。
第二句,因為有人、時間、事情,就是有四要素。
少了地點,把第一句的窗臺上拿過來組合就可以了。
第一句上一次上課我們上過,也寫過,描寫「物」(紀錄待補),這一句是對黃金葛的外形描寫,我們回頭想想,若我要寫這一段大概在說什麼,你們覺得這些描寫需要留著嗎?
我覺得不要留,因為整課是說種金葛,忘了澆水什麼的,應該不是說黃金葛這個植物。
你的意思是整篇課文是寫事情的,黃金葛描寫可以不用放在大意裡面
我覺得黃金葛描寫是為了讓作文加長而已。
留第二句,句子不夠完整,拿一點第一句的來讓句子完整,用螢光筆畫起來,唸出來,這是第一段大意。
第二段,先切句子,共分為三句。先刪除什麼?
對話先刪掉
那就是刪掉第二句。
第一句、第三句要留下哪一句?
第一句是寫文麗在星期六晚上會幫黃金葛澆水。
第三句是寫看到黃金葛長得好心情愉快。
哪一句可以表達出這一段重點?
第三句,因為前面是澆花的過程。
第三句留著,還記得嗎?我們以前做過,形容的部分刪除,所以嫩葉舒展的黃金葛,形容黃金葛樣子的刪掉。
洋溢著綠意 要不要留?
不要,因為也是形容黃金葛的樣子。
句子不夠完整,往最前面拿一點來組合成完整句子。用螢光筆畫起來就是這段大意。
第三段先切句子,再來呢?
決定留哪一句?
留第二句,因為重點是文麗忘記照顧黃金葛。
我們看這個句子很長,有一個關鍵的連接詞 因此,「因此」就是「所以」。
老師舉個例子:今天早上因為老師的兒子出門前去上廁所,所以我們遲到了。
這個句子裡,重點是上廁所,還是遲到了?
重點在「所以」的後面。
換你們判斷課文這個句子,重點是什麼?
忘記照顧黃金葛,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下一個步驟是?
拿一點前面的來組合成完整句子。
再試一段,第一步驟是?
切句子
選哪一句?為什麼?
最後一句,黃金葛好像生了重病,是這段的重點,前面是在寫生病的樣子
再來呢?
前面拿一些過來組成完整的句子
~~~~~~~~~~~~~~~~~~~~~~~~
把這四段放在一起看,我們試著觀察看看,找大意的方法與步驟
歸納出找段落大意的方法
後面的三段學生討論完成
~~~~~~~~~~~~~~~~~~~~~~~~~~~~~~~~~~
這一課用來練習合併段意很適合,學生容易從歸納中找到方法,而且每一段都可以練習。
方法技巧有好幾個時,選擇適合的課文來練習,學會一個個技巧後,到高年級就能夠有策略的應用。
閱讀理解是學會閱讀方法。
05 元月, 2018 21:50
那天宜蘭公開課博覽會上,佐藤 學老師提到,孩子們要形成不懂的要問的風氣,最美的課堂是學生安靜的做課堂任務,有時抬頭問一下夥伴聽聽別人的想法,有時跟夥伴分享一下有趣的地方、自己的新發現。
這種學習模式,在真正的課堂上孩子們很難進行,我靈機一動,何不就從閱讀先開始。
閱讀一定要安靜嗎?
在教室的書櫃裡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老師規定不能拿佐羅力、繪本)
然後找自己的好朋友,尋一個喜歡的地方,用舒服的姿勢,開始閱讀自己的書,可以小聲的分享書中有趣的內容,也可以小聲地問夥伴自己不懂的地方。
就這樣,30分鐘好快就過了,要結束時孩子們還意猶未盡,覺得時間怎麼過這麼快。
結束後我們做了簡單的統整:
書都看完了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看完一本書(橋梁書)老師告訴孩子們,所以你們有能力讀這種字多的書了,有的同學老師甚至認為可以開始讀沒有注音的書了。
閱讀30分鐘你在家裡是否這樣認真做呢?閱讀不是敷衍老師的,有做沒做自己心裡清楚,閱讀能力也很快就可以看出來。在家裡閱讀時需要的是安靜的環境,選一本喜歡的書,沒有負擔的閱讀,有很多孩子是在安親班閱讀的,那不是真正的閱讀,只是為了「完成閱讀作業」,真正的閱讀是像你們剛剛那樣,沉浸在書的內容裡。
09 十二月, 2017 23:53
24 十一月, 2017 16:33
25 五月, 2017 18:21
在這篇記錄的留言板,一位老師的留言
[四下第5週]這段在說什麼~等待孩子學會用什麼方式思考part2
想問小壁虎老師,該如何指導心智圖?教學目標是以理解作者寫法為主
其實,我也不會指導心智圖,幾年前上過林光章校長的心智圖研習,學到一些皮毛知識,但並未真的應用到教學上。
我帶孩子們做的只是整理訊息,所以並沒有一定用什麼圖或表,我自己是表格與圖像人,我習慣用這兩種整理訊息,但有的孩子不是,他們整理出來的方式就不會跟我相同。但我會帶著孩子試做各種整理訊息的方式,讓他們知道有這些方式可以用,選擇最適合的。各種圖或表,各有不同的運用方式,也有厲害的老師專門使用,幸運的是,好多老師都很樂於分享與交流,可以多看看多歸納多思考如何用到教學。
理解作者寫法我不是用心智圖,我是用
[四上第13週】學會了課文結構分析 這個方式做的
好友說,要我寫教學紀錄時,是否順道多記錄一下備課的想法與文本分析,我試試看.........
~~~~~~~~~~~~~~~~~~~~~~~~~~~~
(閱讀全文)08 五月, 2017 13:48
22 三月, 2017 15:20
21 三月, 2017 15:08
10 三月, 2017 15:05
17 二月, 2017 16:41
這學期從國語開始開始,帶著孩子們進行預習,。
讀課文、練生字這些工作,交給孩子們自己做,這樣一來,在課堂上我們才能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老師設計了一張預習單,讓孩子們有跡可循。
~~~~~~~~~~~~~~~~~~~~~~~~~~~~~~~~~~~~~~~~
09 元月, 2017 16:43
每學期會出現兩篇閱讀文本,這是統整閱讀技巧的好機會,讓散落在各課的技巧,在這兩篇文本好好整理出來。
三年級學過簡單的說明文閱讀方法,這學期因為說明文體的課文,再度深化學習
~~~~~~~~~~~~~~~~~~~~~~~~~~~~~~~~~~~~~~~~
(閱讀全文)05 十一月, 2016 00:08
升上中年級第二次遇到說明文,這次我們要深入內容,讀出寫法
(三年級時,第一次遇到說明文,我們學了如何分辨說明文與記敘文、說明文的總分總結構)
ps.期中考完後先跳這課,是因為比較後面的課文,孩子不太會先閱讀到,操作起來比較好做
(閱讀全文)
22 六月, 2016 13:42
課本最後的閱讀樂園要怎麼上呢?讀一讀寫一寫就好了嗎?
仔細去看,習作配合閱讀樂園文章的題目,每一題都是精彩的閱讀策略,如果只是回答問題而已,那就太浪費教材了。
~~~~~~~~~~~~~~~~~~~
(閱讀全文)20 五月, 2016 13:47
18 二月, 2016 11:36
去年的噗浪年會聽到呂北老師300秒講了解謎的豐功偉業,我心裡想:世界上竟然還有這種事?解謎還可以出國比賽耶!
這件事開啟了我對解謎源源不斷的好奇
上個月到台南當講師,下午主辦單位帶我們去玩了[密室逃脫],第一次見到世界上竟然還有這種公司,設計那些謎題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
(閱讀全文)18 元月, 2016 13:19
到底班上做了什麼推動閱讀的事情?
那天與我聊聊的老師這樣問
難道一定要有什麼獎勵方式才算推動閱讀?
累積數量就是推動閱讀?
不斷的提問理解就是閱讀?
我想了想,到底做了什麼事......
~~~~~~~~~~~~~~~~~~
(閱讀全文)05 十一月, 2015 17:06
[閱讀教學]坊間的每週一文如何利用~閱讀工作單
由 小壁虎老師 發表於 [ 閱讀理解教學 , 課程設計與教學 ][ (2) 迴響 ] [ (0) 引用 ] [ (4427) 閱讀 ] [ (0)

這一篇是從這個提問來的:
Q:班上進行寫每週一文(類似閱讀測驗),孩子都有看,但是好像都沒有把內容看進去,僅是隨便看一看就作答,考期中考看題目也是如此,有什麼方法可以教孩子正確的閱讀或理解方式呢?
(閱讀全文)
15 十月, 2015 13:23
30 十二月, 2014 16:03
10 十二月, 2014 15:44
10 十二月, 2014 15:00
27 五月, 2014 15:33
20 三月, 2014 14:43
有許多家長會問我,閱讀心得怎麼寫啊?
我通常會回問:小孩老師沒有教嗎?那我給一張簡單的十項,每次輪流用吧!
有許多老師會說,學生閱讀心得都亂寫.....
我通常會回問:寫心得的目的是什麼?老師你有沒有設計過教學指導過?有沒有讓孩子知道有好多種方法都可以記錄閱讀?
(閱讀全文)
17 十月, 2013 16:38
上次寫了這一篇[小二上第6週]數學筆記本的好~後,有網友對我的國語筆記本有興趣。
我們的國語筆記本是記錄討論課文後整理的重點
同樣的,這一本是從小一下開始用到現在哦!
我用同一個小朋友的筆記讓大家看,可以看見孩子的成長。
~~~~~~~~~~~~~~~~~~~~~~~~~~~~~~~~~~~~~~~
(閱讀全文)27 六月, 2013 15:13
自從參加過教育電台的閱讀100活動後,小壁虎老師將這項活動納入新班級第二學期的重要挑戰項目。
今年我們沒有報名,把機會留給其他沒玩過的學校,但是我們還是自己默默的完成這項挑戰了哦!
~~~~~~~~~~~~~~~~~~~~~~~~~
(閱讀全文)02 五月, 2013 14:04
在閱讀教學提問裡,我們希望孩子聚焦在文本裡討論、回應,而非一般的以生活經驗、天馬行空的回答。
這篇課文,我帶著一年級孩子們練習這件事。
(康軒版第二冊)
~~~~~~~~~~~~~~~~~~~~~~~~~~~~~~~~~~~~~~~~~~~~~~~~~~~~~~~~~~~~~~~~~~~
(閱讀全文)21 三月, 2013 16:48
15 三月, 2013 15:10
前情提要:
前一節課我們選了語詞
[閱讀理解教學]語詞,從文章理解來決定
接著呢?
~~~~~~~~~~~~~~~~~~~~~~~~~~~~~~~~~~~~~~~~~~~~~~~~~~~~~~~~~~~~~
(閱讀全文)15 三月, 2013 13:32
06 三月, 2013 14:01
24 二月, 2013 18:49
二下翰林版國語課本第二單元,主題:朋友
從單元總說裡面,總可以找到"可以教什麼"的蛛絲馬跡
分析一下四篇課文,仔細讀幾遍,每篇課文都有要傳達的有關朋友的概念。(分析課文是整理教學重點的重要步驟,老師常只是"大概瀏覽"課文,卻又希望小孩"仔細精讀"課文)
(閱讀全文)
26 十二月, 2012 16:10
11 十月, 2012 15:50
六何法(六個W:who、when、where、what、why、how)
應用在故事體文本是訓練孩子說清楚故事大意、理解故事發生來龍去脈的好方法。
在本週(第七週)我帶著孩子開始進入理解文章的階段,因為第七課開始的課文比較有故事性。
老師採用放聲思考的方式(將思考的過程通通說出來),老師示範如何思考、如何從課文裡找到重要訊息。
~~~~~~~~~~~~~~~~~~~~~~~~~~~~~~~~~~~~~~~~~~~~~~~~~~~~~~~
(閱讀全文)21 九月, 2012 16:11
開學幾天,就有小朋友一直問老師可以看後面的書嗎?
老師回答:不可以
因為剛開學,孩子尚未適應小學不一樣的生活,也還沒有建立規矩,開後放會讓老師的書陷入大災難的困境。
另外,其實老師是想再讓孩子更有好奇心一點才開始閱讀,
三不五時,我就從後面的書櫃抽出一本書講故事後放回去,製造更多好奇。
~~~~~~~~~~~~~~~~~~~~~~~~~~~~~~~~~~~~~~~~~~~~~~
(閱讀全文)11 五月, 2012 14:50
推閱讀時,常常會覺得無法掌握孩子是否真的有讀進去(這句話其實也有待討論......如果孩子真的投入喜歡的書籍中,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只是我們"大人"都會希望可以"看見"、"掌握"孩子的閱讀狀況,難免會不斷的想要知道到底孩子有沒有讀進去......)
檢驗孩子閱讀情況有很多方法,但我不希望打壞孩子的胃口,畢竟閱讀是件快樂的事,過多的負擔加諸於上,徒增雙方的困擾。
在2011年11月參加天下雜誌辦的閱讀論壇,泰瑞莎‧克瑞明教授(英國讀寫能力協會(UK Literacy Association) 2007-2009年主席)分享英國孩子享受閱讀的活動中,我抓到了一個靈感。
~~~~~~~~~~~~~~~~~~~~~~~~~~~~~~~~~~~~~~~~~~~~~~~~~~~~~~
(閱讀全文)08 三月, 2012 15:46
接獲這個任務時,想著也太難了!
十分鐘教學演示,
縣長、處長、媒體、校長......重量級的長官都會在現場,
網友說我一定是沒心臟!哈哈~~
更刺激的是,選用黃春明黃爺爺的書做教學,當天黃爺爺也到現場……
我當天的手可是一直發抖的啊~~
~~~~~~~~~~~~~~~~~~~~~~~~~~~~~~~~~~~~~~~~~~~~~~~~~~~~~~~~~~~~~~~~~~~~
(閱讀全文)18 二月, 2012 17:13
每學期班親會親師溝通時間後,學校會安排校務說明時間,利用這個時間校長跟家長們說明學校運作的目標,也展現上學期的成果。
這學期有感閱讀的重要,所以撥了二十分種給小壁虎老師,跟家長們談談在家中可以做些甚麼,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二十分鐘啊~~~~
(閱讀全文)08 元月, 2012 22:08
因為到 其他學校分享教學,發現老師們對這個很有興趣,所以我又補充了某些細節,讓原來的貼文更完整!
ps.小一上學期使用這個太困難了哦!會變成家長的功課
請參考另外一篇
[閱讀教學]~一年級"閱讀是快樂的事"
(閱讀全文)27 十二月, 2011 23:11
FaceParty 5 X 發現~小壁虎施展閱讀魔法
由 小壁虎老師 發表於 [ 心靈足跡 , 閱讀理解教學 ][ (0) 迴響 ] [ (0) 引用 ] [ (2037) 閱讀 ] [ (2)

有一個活動很有趣!
它是宜蘭縣教網中心主辦的創意歡樂FaceParty!
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
參加活動的人不僅是老師!
這個活動還被親子天下雜誌報導!
連外縣市的朋友都趕來參加!
竟然還有官網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1078 !
FaceParty 5的主題是[X發現]
透過不同領域、不同工作性質、不同世界的人,分享各自的[X發現]。
中間還穿插了SPEED Face遊戲,每30秒和不同的與會者面對面交談,增加與自己異質性的朋友認識機會。
~~~~~~~~~~~~~~~~~~~~~~~~~~~~~~~~~~~~~~~~~~~~~~
當小壁虎接到活動邀約時,又驚又喜!
但也很煩惱!
因為要在五分鐘之內跟大家分享閱讀魔法,五分鐘有多短?只有300秒!
300秒!
300秒?
300秒。
300秒......
[300秒]
300秒~
這個300秒讓我感到很焦慮~~~
不過,小壁虎是誰!
很快的就在筆記本上寫出計畫,還在回台中的車上想好了"梗"!
300秒要讓人印象深刻,得用"笑"來抓住大家的記憶。(心裡設定好目標,開始構思~)
(這次的所有美術設計真的都做得好棒喔!)
一進到會場領到名牌,就可以拿著提餐卷領咖啡和飲料,還特別請咖啡車現場製作熱騰騰的茶和咖啡,在寒冷的天裡,真的很溫暖。
因為沒人照顧小孩,所以帶著小跟班一起去,準備了一袋的色筆、畫本、小玩具和書,坐一個下午都不會吵鬧。
現場來了上百人,好多是網路上的[熟面孔],但在真實世界裡卻是認不出來的[生面孔]喔!
我還跟我的偶像一起拍照哦!(我們身上穿的是這次的服裝,在報名時可一併購買,真的設計得非常棒!)
~~~~~~~~~~~~~~~~~~~~~~~~~~~~~~~~~~~~~~~~~~~~~~
這個魔法是不是很厲害!哈哈~(自己看著都覺得好笑~)
閱讀其實是快樂的事!
(為什麼小壁虎會那麼緊張?因為有計時啊!很可怕的一秒一秒倒數,真是嚇死我了~)
想知道其他講者精彩的分享,請密切注意官網或Face Book FacePartyXEdu@Ilan(可連結)
非常精彩,絕對不能錯過!!!!
~~~~~~~~~~~~~~~~~~~~~~~~~~~~~~~~~~~~~~~~~~~~~~
前半場結束,開始進行緊張刺激的SPEED Face遊戲,就是座位分成內圈和外圈,30秒到就要換位子,
在短短30秒內要跟對方進行快速交談,我的天呀!簡直是考驗我(其實也不用考驗,因為我真的記不住~)
還好有Face Book FacePartyXEdu@Ilan ,把大家都拉進來,我才能夠稍稍分辨一下誰是誰。
遊戲結束後,還要票選心中記得的印象最深刻的人~~
哈哈~~我竟然是Party Queen
大概是因為我的名稱好記,又對大家施了魔法啦!
謝謝大家~
~~~~~~~~~~~~~~~~~~~~~~~~~~~~~~~~~~~~~~~~~~~~~~
宜蘭縣教網中心是個體貼的單位,除了現在你看見小壁虎部落格的平台、還有每週電子報,更時常創新的研發各式各樣體貼老師的設計。
參加這個活動,我們像孩子一樣大笑、瘋狂的笑、肆無忌憚的笑,
每個人都帶著笑容進場,也裝滿了快樂離開。(說真的,已經忘記有多久沒有這樣敞開心胸的歡樂了~)
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勞是絕對要感謝的!
從籌畫、設計拍攝預告影片、宣傳活動、邀請講者,到現場佈置、場控、流程,都顯示出專業的水準。
還有我的影片,也是教網中心製作的,竟然還將我的簡報檔配合影片,真是太細心了!
對了對了,如果不是主辦單位幫我訂了這個題目,我也想不出這麼有趣的300秒哦!
能參加這場Party,真是我的榮幸!
心動了嗎?
下次FaceParty6見,等你哦!
07 十二月, 2011 22:39
[閱讀教學]~詞的分類歸納
由 小壁虎老師 發表於 [ 創造力教學 , 閱讀理解教學 , 課程設計與教學 , 研究發展與進修 , 幸福100班級讀書會 , 分說~二年級 ][ (2) 迴響 ] [ (0) 引用 ] [ (3867) 閱讀 ] [ (1)

13 七月, 2011 15:44
16 五月, 2011 16:12
16 五月, 2011 15:18
16 五月, 2011 14:59
就是看到這個計劃,讓小壁虎老師忍不住心動,
1月12日從教室內選出100本列出書單(教室後的書櫃列四百本也沒問題),
mail報名後,主辦單位回信說寒假過完後要驗收~~
老師心想,什麼!這怎麼可能,寒假小孩怎麼看?沒有人引導、監控,怎麼可能完成?
於是,就再回信跟主辦單位說還是不參加了~~~
這個計劃申請表,就一直留在電腦桌面,
說也奇怪,一般小壁虎老師的習慣是,完成的案子就會從桌面上清除,但不知為什麼一直留著這個,大概是心裡有個預感吧~~~
(閱讀全文)12 五月, 2011 16:22
[2011閱讀理解文章試題範例]這本書
當我用「看」的時候,我完全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問題。
於是,我自己做了測驗,挑了一篇故事體、一篇說明文來閱讀並回答問題。
一邊寫題目時,我就一邊思考著:
難道閱讀就只是變成這樣一道道題目?
在幾個我回答的答案裡,寫寫我的思考。
【壁虎溫暖】
寫題目時,我一直在文章裡找「驚嚇過度」、「驚訝不已」的詞出現的地方,但是顯然找不到,所以我很猶豫,填了答案。改的時候看了正確答案,我還是想不通為什麼。一直到我現在寫這篇時,看到照片,我忽然發現,我當時竟然忘了分辨「驚訝」和「驚嚇」是不同的。
*這裡我思考的是,如果我設計教學活動來讓孩子學會「排序」,應該會比回答問題來得有效。一定有很多學生跟我一樣,不知自己到底哪裡出錯,如果老師只是批改後、訂正,那跟以往的傳統閱讀測驗有什麼分別呢?我們做了這一切不就是要修正閱讀教學的方向嗎?
這題我則是完全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意思不同?
*這裡我思考的是,施測對象是四年級,這是屬於閱讀理解的範圍嗎?還是字義的理解?如果我不知道哪一個「嚇」意思不同,我能不能理解這篇文章呢?
這題我使用了「答題技巧」,其他三個答案是負面詞,所以我根本沒有往前去找文章裡的答案。
這題我使用了「答題技巧」,刪去法,所以我根本沒有往前去找文章裡的答案。
*紅筆圈出我的想法,題目的重點、答案必須同時指出,如果能夠透過與學生對話討論,慢慢釐清題目的意思和要回答的重點,應該是這題我想要做的教學目標。
題目和詳解裡的關連好像有點出入,「一連串的影響」如何能夠聯想到「三個事件、兩個因果關係」?
我答題時,看到的是「一連串」,所以寫出這樣的答案。
*每一個問題背後都隱藏著好大一個教學,到這裡真的覺得如果只是學生寫一寫、老師改一改,學生真的就能學會思考嗎?
當我閱讀時,我覺得好有趣喔!大概是因為跟我的代號(小壁虎)一樣啊!
但是當我開始做題目時,唉!如果學生做了這樣一道道題目後還會覺得這是個有趣的故事嗎?
【攀岩好身手】
我不必閱讀文章,只要從選項裡去推敲,就可答題。
這題目真好,因為答題時,從文字找到安全吊帶和主繩搭配,再從說明圖片找到安全吊帶和快扣的使用。
但是書中並沒有指導語,告訴老師題目設計的巧妙在哪裡。
出題者認為應該是從基本重要裝備,再按身體從頭到腳順序介紹。(按順序分類)
但我認為應該是作者想要先引起大家的興趣,而且一般人聽到攀岩想到的是危險,作者在開頭也是引用電影危險的情節,因此,先講解攀岩注重的安全性如何達到,讓讀者安心,讀者安心後想要繼續了解攀岩後,接著再介紹攀岩的裝備。(安全性裝置和攀岩裝備分類)
我這樣的推論能否得分?
*這題我想到的是可以教學生,作者安排的策略性,通常我們寫作時,會把相關資料做一些分類,再進行段落安排,這裡作者是不是也同樣進行著分類的思考呢?
在寫的同時,我在噗浪上面與朋友進行了以下的對話:
我們都覺得,沒有使用說明、沒有閱讀策略教學,這只是一本「閱讀測驗模擬試題」而已。
~~~~~~~~~~~~~~~~~~~~~~~~~~~~~~~~~~~~~~~~~~~~~~~~~~~~~~~~~~~~~~~~~~~
就像玉貴老師說的,我是踩在人家的頭上來寫的。
這可是很多人的心血,大家目的就是要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不過,寫著寫著我的內心就越來越清晰,對於我所想要的閱讀教學就更加的明朗!
韓劇大長今裡,有一個片段,長今因為舌頭失去味覺,大家都認為要將她逐出宮,只有她的師父知道,她有"畫出味道"的能力!長今代替師父參加御廚大賽時,將一道道菜名,用"畫出味道"的能力,料理出贏得勝利的佳餚。
我清楚的知道:
拿到這樣一本書,我應該要做的是教學的轉化,我要有"畫出教學"的能力,如何將這些題目一道道化成讓學生學習的教學,應該才是編者希望我達成的目標吧!